北 疆 轶 事(四)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5 10:45 阅读(0)
【往事悠悠】赵一农:北 疆 轶 事(四)
赵一农 男 1951年生 浙江舟山人 大学文凭 中共党员 江苏省纪监委退休干部。1970年6月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九团,1973年9月读书离开北大荒,爱好写作,出有多部论著。
东北年
1971年初,北大荒白雪皑皑,烟炮呼啸,气温降至零下四十度……。我所在的连队来自南方舟山的四十个男女知青将在东北过第一个春节。
“每逢佳节倍思亲”。天苍苍,地茫茫,游子万里思爹娘,还未过年已多人偷着落泪……。
连首长为了安慰人心,作了精心准备,让各地知青自排文艺节目,食堂宰猪发面让各班拿脸盆来领白菜猪肉饺馅回去自包饺子……。
这下可好!只见各宿舍人欢马叫,打情骂俏(说笑呢,当年那敢)女生擀皮包饺飞快,男生端饺煮饺倍欢,你来我往,笑声此起彼伏,把知青思乡念娘的悲伤赶到了九霄云外!
记得那一年连食堂还特地煮了晶莹剔透的东北大米饭(货真价实)又香又甜,入嘴直往肚里钻!
年夜饭大菜有:红烧肉墩粉条,苏白肉,土豆丝,炒大白菜,煮豆腐……,第一个东北大年过得真叫热闹!
晚上,连队食堂(开会也用)举办春节联欢,北京、上海、哈尔滨知青轮番上台献艺,俺们舟山知青也不甘示弱,陈培利,陈忠,郎伟利等原红卫兵大中指宣传队演艺骨干的精彩表演惊呆了京沪哈大城市知青……。记得那晚还有周边乡镇来慰问表演的杭州知青?俺们手掌都拍红生疼啦!
后来,培利,陈忠,老郎被悉数抽调团白毛女文艺宣传队,俺黑龙江兵团三师十九团白毛女文艺宣传队名震东三省,这是后话。
在北大荒我记忆最深的是第一个春节,后来知青有了探亲假,过年纷纷回家再没太深刻印象,1973秋我被推荐长春读书毕业分到南京再没过东北年,但东北年深深铭记在心里!
酒 坊
“北大荒”白酒,酒味醇厚,入口甘爽,凡喝过“北大荒”酒的,无不交口称赞。
话说七二年秋,我支边不知不觉已经两年多了,在农工排干活,风吹雨淋战天地,背朝蓝天修地球……。
一天,孔排长突然通知:让我到酒坊(排)上班,心里特别开心。
说酒坊,其实离我宿舍不到百米,就是公路对面一幢两层楼高(高层)的大房子。先侦察一下酒坊里面有啥?
下午的酒坊空无一人,推开大门,迎面有块篮球场大小的场地;屋顶两侧有两排气窗;沿东墙有四个宽深两米多的地窖;西头有一口巨无霸铁锅,锅沿围着半人多高的木蒸笼,巨大的锥状铝锅盖,悬挂着钢索和弯曲的金属管子。还有一个特别宽敞的地下室,建有锅炉,大量焦煤和木材杂乱堆放……。
大房子西头是制粬班,生产专用的酿酒粬种和粬液。
去拜见我的师傅(两个68届“老哈”),瘦高个爱打排球叫于家齐,精明能干爱唱歌是骆新华,他俩话不多,平易近人,只对我说“明天起早一点喔”!
次晨,天刚蒙蒙亮,我就起床到酒房干活。
首先要“起窖”,即把大酒窖里发酵好的酒料挖出来。开始一切正常,我奋力挥锹,越挖越深,挖到酒窖深处,大板锹必须将沉甸甸的酒料高甩过头,每锹都十几斤重,渐渐汗湿透了衬衫,毛衣,脸上,头发汗水四溅。忽然,我感到一阵头晕,手脚发软,满脸通红,四周在旋转,怎么啦?边挖我边“嘀咕”,等挖好两窖酒料,我差点爬不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