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威风锣鼓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11:15 阅读(2)

   威风锣鼓

  文    杜平安
  前不久,朋友圈一个故里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及迎接十四届全运会威风锣鼓表演的视频,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亦触动了内心那根纠缠着乡愁情愫的弦。继而,故里已隐没在历史尘埃里的一面大鼓,便跳上记忆的屏幕,又鲜活而生动地展现在眼前。
  这面大鼓,紫檀木鼓梆,高三尺有余,合围四个大人手拉手才可圈拢住。两面鼓芯用生漆各涂一个圆形图案,一个是光亮的深红色,如朝阳缀天;一个是润泽的明黄色,如朗月悬空。在故乡,喜庆时敲鼓红的一面,悲壮时敲鼓黄的一面,故乡人敲鼓是极有讲究的。那鼓敲起来,红的一面声音高亢,黄的一面声音深沉。其声恰似惊涛拍岸,又如闷雷滚滚,而鼓面上那轮“朝阳”和“朗月”便在这浪涛和雷声中跳荡,其音韵可传十里之遥。
  记得在故乡,不论逢年过节,还是集会庆典,都离不开这面大鼓。因为它浑厚、雄壮的鼓声里,似乎蕴含着美妙的乐章、无限的欢欣,甚至有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聁念……人们聆听着这响遏行云的鼓声——天籁之音,便神魂荡漾,似癫若狂,忘记了忧愁,忘记了清贫,忘记了无奈,心魂似乎已经沉浸在悦脱里头去了,梦想也就在心中躁动起来……
  平时,这面大鼓就放在杜沟村大队部的鼓架上,一双棒槌似的鼓锤,顶端系着硕大的红绸穗子,分挂在鼓架的两侧。它暂不言语,静静地,似等待着再一次对着清空大地去肆意喧豗。
  故乡人爱耍社火狮子龙灯,或婚丧嫁娶,恢宏或悲哀的鼓乐则是不可或缺的。五六十年代,杜沟村的鼓乐在十里八村是极负盛名的。每逢年过节,大鼓摆在当街,一阵骤风暴雨般地鼓声响过,几十副铜钹、铜锣便跟着一起奏响,气势如旋风骤起,携着铿锵音韵便在木鱼河两岸隆隆滚动,惹得远远近近的锣鼓也就跟着响动起来。
  杜沟村人常常为自己的威风锣鼓而骄傲、而自豪!听老辈人说,每逢乡里集会,外村的锣鼓队路过杜沟村时,便会偃旗息鼓而过,以示对杜沟村锣鼓的“敬畏”。杜沟村人也通情达理,你不以锣鼓炫耀,我也不以锣鼓示威,放你体面地过去。也有不识趣的锣鼓队,路过杜沟村时并不停歇,张扬似的敲着锣鼓而行。这时,杜沟村人会发一声喊,锣鼓队当即摆开架势,一阵鼓响、钹响、锣鸣,其震天动地的声音早已淹没了对方的锣鼓声。只见对方个个面红耳赤,便抬着锣鼓仓皇而去了。
  到了乡里集会的场所前卫镇,人的海,花的潮,几百面彩旗,几十路锣鼓,那才是显示锣鼓威势的机会和场所。杜沟村百十人庞大的锣鼓队伍一拉开架式,人们便争相前来围观,叫号声不断。待一通雷鸣般的鼓声响过,几十副铜铙铜钹、几十面铜锣便发出动天地、惊鬼神的音响,旋风般地搅动着整个会场。任你是千面锣,百面鼓,都会黯然失色。我曾看过汪曾祺老先生写的关于他故乡锣鼓的文章,我笃信我的故乡锣鼓的玩法要比他故乡的玩法繁杂得多、地道得多、出彩得多。你看,故乡打鼓的往往一身素衣,腰扎红绸缎带,手握飘着红缨子的鼓槌,或原地快速旋转,或跳上鼓面跳跃腾挪,鼓槌在胸前、空中挽着花子,之后鼓槌又雨点般地落下,奏出连串惊心动魂地鼓乐声。更有一绝是耍“飞钹”。在鼓音骤停的霎那,只见十几个精壮小伙,叉开双腿,运力到双臂,起先是钹在手指上滴溜溜地玩转,瞬间忽而起手、抛出,十几扇大钹便替换着向空中飞去,一面飞,一面旋转,然后,落下来时,用手或用钹接住。接也不是平常的接,要耍出很多花样。有正手接,叫“仙人指路”;有反手接,叫“仙姑摆柳”;有身前接,叫“童子拜佛”;有背后接,叫“苏秦背剑”;有头上接,叫“力托华山”;有单腿翘起接,叫“韩信钻跨”……花样繁多,而且百无一失。接住时,还要奏出铿锵音响。十几幅铜钹就这么整齐划一的耍着、敲着,惹得观众发出阵阵炸雷般地叫好声 。杜沟村的锣鼓啊,气势恢宏,威风八面,其音律将永远响彻于天地之间。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