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台一些老地名的由来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6:04 阅读(5)
奇台一些老地名的由来
作者/马振国
众所周知,人有人名,地有地名,奇台县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因此各地都有不同的地名,这些地名的形成,都有它的历史原因,探寻一下这些地名形成的原由,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奇台有这样一句俗语,说“东湾不东,西地不西,兔儿桥没桥,旱沟不旱”。细想也确实如此,东湾却在县城的西边,西地又在县城东边,兔儿桥也不见个桥,旱沟却水源丰富,并没有多旱。
是不是这些地名起错了?其实不然,这都是人们的一种误解,现在的人都是以县城做为中心来判断方向的,其实东湾和西地并不是以县城为中心的,东湾之所以叫东湾,是处于白杨河之东,所以叫东湾。西地之所以叫西地,是以东地大庙为中心的,大庙以东叫东地,大庙以西叫西地,了解了以上两点,你也就不奇怪了。兔儿桥位于犁铧尖之南,在清未民初时,那里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其地有一座桥,底下常钻些野兔,现在那里早就变成了闹市区,所以也就没桥了。至于旱沟,本来是叫汉台子,是汉人居住的地方,后来将“汉”写成了“旱”,又因地势低凹,所以叫成了旱沟,并不是干旱的意思。
奇台为什么叫“奇台”,原先县城这里并不叫“奇台”,而是叫“古城子”。因为县城以北有一大土墩,俗称“唐朝墩”,其南面是一片古城废墟,据说是唐代的蒲类城,所以叫“古城子”。清代光绪十五年,奇台县原县治处因地处高台,凿井无水,因此将县城迁到古城子,这样,奇台的县名也搬到了古城子,遂将古城也叫做奇台了,为了和原奇台相区别,又将原奇台称“老奇台”,古城子称“新奇台”。
那么老奇台为什么叫“奇台”呢?据现在人考证,有几种说法:一是“契丹说”。在一些国家的语言例如俄语中至今犹称中国为"契丹",在俄语、希腊语和中古英语中把整个中国称为契丹(读音分别为Kitay,Kita1a,Cathay),在穆斯林文献中常把北中国称为契丹(Khita,Khata),“奇台”与“契丹”的读音非常接近,衍生为意指汉人。“契丹说”认为,开垦河在清代时叫“奇台布拉克”,“布拉格”是蒙语“沟”和“河”的意思,“奇台布拉格”就是“汉人沟”、“汉人河”,因为老奇台处于开垦河下游,所以也叫“奇台布拉格”,后来又简称“奇台布拉”,如同木垒的“英格布拉”一样。再后来又称“奇台布”,如“英格布拉”又称“英格堡”,“堡”、“布”谐音,只是汉字书写成不同的字罢了。
清代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政府在今老奇台建“奇台堡”,派驻军,因此“奇台布”又写成了“奇台堡”,“堡”的读音也读“pu”,与“奇台布”同音,也有堡垒的意思。乾隆四十一年,奇台建县,于是“奇台堡”也顺理成章地又称奇台县了。这种说法以吴伯什先生为代表,他在《奇台文史》上发表了《奇台县名辨析》的文章,提出此说,后来中科院院士杨镰先生也持此说,可惜这二人都英年早逝了。
另一种说法是“七台说”,这种说法以周海山、李子灵为代表,周海山在《奇台文史》上发表文章,坚持此说。他说“奇台”二字是“七台”之误,说从乌鲁木齐到奇台有七个军台,奇台是第七军台,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奇台境内从南到北有七个军台,所以叫“七台”,他们的这种说法来源于民国时期奇台有一个姓柯的耄老编著的一本薄薄的《奇台县志》,这种说法,笔者不太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