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国:奇台农村已绝迹的几种物品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7:10 阅读(0)
马振国:奇台农村已绝迹的几种物品
我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农村。我发现从七十年代起,过去农村中常见的一些农具及生活用具已被新式农具和用具所代替,很多人们熟悉的东西今日已不见踪迹。再过数年,那些东西即将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故此,仅将我熟知的几件已绝迹的用具用品记述出来,以志怀旧之思。
一、大车
七十年代以前,农村的运输工具主要以畜力大车为主。那时农民使用的大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木轮的,连轴的木车,套一头牛,称为“牛牛车”。这种车连轴转动,笨重落后,五十年代后期已被淘汰。
另一种是木轮外加铁箍的大车,俗称“铁”车。这种车,车轮有一人高,车轮制作颇有讲究,素有“九辋十八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说。所谓的“辋”,是拼成车轮外圈的弧形木块,有九块组成,所以称“九辋”;“十八辐”是每只车轮有十八根辐条;“三十六天罡”是指车瓦(车轮外箍的包铁)上的蘑菇状大钉,有三十六颗,故称之;“七十二地煞”是每块辋上横穿的“过辋钉”,每块八个,共有八九七十二个,所以叫“七十二地煞”。
铁车的轴也是木制的。车轴头上套车轮的部分,镶嵌着生铁的“键条”,还要涂上滑润的清油,以免磨坏。车轮套轴的部分,下上铁制的轴套,称为“车穿”,俗言“新轴旧穿,套上就转”即是指此。
这种车在解放前是农村比较讲究的车,有二匹马拉的“二套子”和四匹马拉的“四套子”之别,每辆车载重约一吨左右。那时,每辆车价值十石小麦,只有中农以上生活水平的农民才买得起。因此,听说谁家“墩”了一辆铁车,就象现在听到谁家买了一辆汽车一样,是条新闻。
解放后,直到六十年代初,大部分农村运输仍是以铁轮大车为主。六十年代后期,胶轮大车日渐增多,铁车才慢慢少了,现在已绝迹。
二、皮窝子
“新疆三件宝,皮窝子裹脚衬麦草”,这是历来新疆人自我解嘲的一句顺口溜。
“皮窝子”即粗制的“生牛皮鞋”,把生牛皮割成比脚大的圆状,周围开十几只眼,好用皮绳绑在脚上当皮鞋穿,俗称皮窝子。
穿皮窝子必须打裹脚,里面还要衬上麦草,柔软舒适,才可御寒保暖。
别看皮窝子穿上不雅观,庄户人家都离不开它,冬天拉柴运煤,穿上轻便灵巧,便于行路;春秋两季浇水犁地,穿上下水踩锨,免得打赤脚之苦,故说它是宝。
六十年代后,人们浇水开始穿长筒胶靴,冬天也不再拉柴运煤了,加之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有布鞋、胶鞋、皮鞋等等,因此,皮窝子渐渐被冷落,乃至消失。
三、“牛鼻子”鞋
六十年代以前,牛鼻子鞋是农民自家手工制作而夏天穿用的主要布鞋。
牛鼻子鞋做法和圆口布鞋大致一样,所不同的是,在鞋帮的前面夹有长条三角形的布块,状如牛鼻子,故得名。过去道士穿此鞋,称“牛鼻子老道”牛鼻子鞋针工细密,千针万线缝制得非常结实,一双鞋约有两公斤重,硬邦邦的,敲起来当当作响,掷地有声。过去农村妇女冬天在家主要做牛鼻子鞋,人口多的家庭每年要做几十双。这是农妇一生的主要工作,有的妇女一辈子拉麻绳手指都拉直了。牛鼻子鞋里倾注了农村妇女的多少心血啊!
牛鼻子鞋绝迹于六十年代后,现在已很难再见到它了。
四、清油灯
解放前,农村人照明主要用清油灯。
清油灯用黄铜铸就,高约尺许,下面喇叭状为底座,中间夹一灯盘子,最上面是灯碗。灯碗里加注清油,捻子用棉花搓成,灯火似黄豆大小,遥遥曳曳,十分昏暗。谜语“一个黄豆大,三间房子盛不下”,指的即是清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