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辣汤》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13:44 阅读(16)
《胡辣汤》
--- 何建华
诗人瘦丁先生曾写过一首诗,名《道经逍遥镇》。诗曰:
堪赋钟灵地,双河夹镇流。
水回堤岸曲,户列巷街稠。
日落芳林外,船归古渡头。
东风香暮晚,歌起酒家楼。
诗中的“双河”,指的是河南境内两条重要的河流沙河与颍河。这两条河从西往东,曲曲湾湾一路走到中州名镇——逍遥镇时,竟奇怪地差点肩挨肩了,颍河南岸与沙河北岸相距最近处仅有五、六百米。千百年来,古镇逍遥就在这呈西南东北向、狭长而拥挤的空间里,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西华县的经济副中心。省道329线直穿镇境,西接漯河,东达县城。沙河南岸即商水县,古老的圣寿寺座落对岸,高高的宋塔依河而立,与逍遥镇清真寺呎尺相对。其间无桥,延用摆渡。闻名全国的中华名吃胡辣汤,就发源在这里,故名逍遥胡辣汤。
有关胡辣汤的来历,坊间一直有一个大体一致的说法。相传,宋徽宗年间,朝中大臣为讨皇帝欢心,从一高僧处得到一副助寿延年的调品秘方献上。宫中御膳厨师通过研究,认为此方是以少林寺醒酒汤和武当山消食茶为基础,依照此方做出一种色香味俱佳的粥汤献给皇帝。皇上用后觉得该汤美味无穷,于是龙颜大悦,遂命名为“御汤”。
宋朝末年,流落在外的御厨赵杞途经逍遥,看到东门紧邻沙河,舟楫驰聘,西门近依颍河,形势天成。两河逶迤东流,镇中寨堡坚固,乃地灵水秀之地,决计在此隐居。于是,皇宫秘方便流传至此 。以此秘方熬制的粥汤酸辣扑鼻,醇香四溢,百姓喜爱的逍遥胡辣汤便从此兴盛起来,并逐渐向外辐射,差不多遍布大半个中国。
从古至令,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仅胡辣汤一项为西华百姓究竟带来了多少财富,实乃无以计数。这里讲一个杨氏发汤财的故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杨家经营胡辣汤生意,日渐红火。平日里,他家把卖汤时收的零碎钱随手丢进缸子里,晚上收回家倒入袋子,满一袋就码放起来。至春节,生意停了,大人小孩都有了闲时间,便男女老少齐上阵集中数钱。有时候亲戚们也来帮忙。据说有一年钱数凑不准,有的说少了两袋,有的说少了三袋。最后女主人大手一挥,“别吵吵啦,少就少吧,好好过年,争取明年捞回来”!争吵之声迅即平息。
这个故事传得挺远,其真实程度无须考证,但至少可以证明,这杨家已经是“万元户”中的暴发户了。
多年来,位于县城黄金地段的杨凤花胡辣汤老店,一直执汤界之牛耳。他们不光现买现卖天天门庭若市,仅装入暖瓶,通过长途公交车或空客销往郑州、北京、天津、西安、广东、深圳等地的高档金汤,每年都在万瓶以上。朝发午至,保你喝得烫嘴。逍遥胡辣汤总店经理高群生经营有方,直接投资或吸收加盟的分店,遍布数省,滚滚财源,令人艳羡。靠做汤料生意发财者也大有人在,其中的佼佼者胡素花,秉承“好喝胡辣汤,在家自己做”的理念,将汤料厂办得越来越大。她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胡辣汤料,因质优价廉而市场热销,其名声堪比“十三香”。
按照生意特点,胡辣汤多以家庭式经营为主,尤以夫妻店最为适宜。汤为主打,配以油条、煎包、油饼等小吃,三四个人,一两间房,便可开业。每天凌晨三点左右开始忙碌,至下午一时许关门,掂回家的是鼓鼓的钱包。日日月月,辛苦并快乐着。如此西华人的身影,晃动在全国各地的角角落落。开豪车、住豪宅,嫁闺女娶媳妇出手大方者,其中不乏这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