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半夏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07:58 阅读(0)
挖半夏
文/邓书俊
----
广袤的田野里,一个头戴草帽的女人,半蹲在麦茬地里,身旁放着一个盛满半夏的提篮。这是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一张----,图中那熟悉的场面,唤醒了我儿时的记忆,使我想起挖半夏的快乐时光。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西秦岭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上小学的时候,正是集体农业合作社,父母拼命地挣工分,生产队分到的粮食,根本不够填我们饥饿的肚子,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穷则思变,村子里一些社员在上工完挖一些半夏,村里也经常来一些药材贩子,专门收购半夏,这样添补一些家用。听大人们说这种野草的根茎能卖钱,我们这些学生娃娃,便加入到挖半夏的队伍中。
山里孩子,从小就跟野草打交道,不仅认识很多野草,而且还知道它们的脾性。半夏喜欢与庄稼为伴,洋芋地、苞谷地、豆地里、麦田里,到处都有它的身影。半夏是一种野生植物,株高一拃多长,杆儿呈绿色,顶端有三片绿油油的叶子,家乡人叫它三叶头草。
半夏成熟的时节,正值学校放暑假,生产队收割麦子的时候,挖半夏就成了孩子们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早上起来,孩子们三五一帮,提着篮,拿着铲,迎着初升的太阳向山上走去。刚刚收割过的麦茬地里,一棵棵半夏,在白花花的麦茬映衬下,犹如一枝枝绿色的花,等待着孩子们来采挖。半夏挖起来不容易,它的根茎和野小蒜的一般大小,圆溜溜的,上面有一层褐色的老皮。手快的孩子,一天能挖二三斤粘满泥土的半夏。不过,半夏要变成钱,还要经过几道工序,洗半夏、剥半夏、然后晒干才能拿到收购店去卖。村里的孩子用挖半夏换来的钱,穿上了新鞋、新衣服,使我们有了挣钱的门路。记得小学毕业的时候,我用挖半夏赚来的钱,穿上了心仪已久的一件“的确良”花衬衣。
----山里的天气,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来到一个叫“山背后”的地方,这里距离村子很远,交通又不方便,种的庄稼常常是“草盛豆苗稀”。放眼望去,只见地里密密麻麻长满了半夏,简直和人工种植的一模一样。我和伙伴们在毒辣辣的日头下挥汗如雨,感觉我们挖的不是一颗颗半夏,而是一张张花花绿绿的钞票。然儿就在我们挖得正起劲的时候,天边黑云滚滚而来,阵阵震声由远而近,一道道闪电划过天空,不一会儿,大雨倾盆而下,一个个被淋成了落汤鸡,但大家都为自己收获颇丰而感到高兴。
据《本草纲目》记载:“《礼记·月令》五月半夏生,盖当夏之半也,故名。”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消肿散结等功效,对湿痰咳喘、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这是前几天我看百度才知道的,小时侯的我们,只知道半夏能卖钱,不知道它的药用功能。
半夏!陪我们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代,在挖半夏的风风雨雨里,锻炼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
如今,在党的富民政府的带动下,家乡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大规模的种起了半夏。半夏给家乡人带人了实惠,为乡亲们创开了发家致富的新路子。对于出门在外的游子来说,心里无比的高兴!
作者简介:邓书俊,甘肃武山洛门镇人,甘肃省作协会员,《东方散文》杂志签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