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乡村理发师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08:06 阅读(0)

 乡村理发师

 
文/苏健
 
 
 
记得有副对联写道:“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横批是“头等大事”。说的就是理发师理发的事,理发又叫“剃头”、推头,现在称“美发”、“形象设计”了。
 
我印象深刻的乡村理发师有三个。
 
第一个是“老窦”。听人说窦师傅是章丘人,常住在张官店集上,每逢集空儿就下乡走村串户给人理发,挣上个三块五块的,补贴家用。其时他大约五十岁左右的年纪,中等身高,花白头发,穿着一身蓝色的半新的中山装。乡民实在,无论老少都喊他老窦。
 
“剃头挑子一头热”,老窦的“挑子”是他那辆旧的“国防”牌自行车。每过一两个月,他便载着 “剃头挑子”,来到我们村中的小学校门口,支下车子,解下右边的蜂窝煤炉和左边的脸盆架以及上面的箱子、脸盆、方凳,摆放停当,又从自行车横梁的帆布褡裢里拿出理发工具,捅咕捅咕蜂窝煤炉,到村民家中灌一壶冷水坐在炉子上烧着,他便坐在方凳上,从上衣兜里掏出一盒白纸红字的“勤俭”牌香烟,抽出一支,划一根火柴点上,用那微黄的食指和中指夹着香烟,狠狠地吸一口,吐出一大团烟雾,等着村民来找他理发,大人理发刮脸两毛钱、不刮脸的一毛五分,小孩一毛。
 
那年霜降节,开学一个多月,我的头发长了。以前都是请村里的“三爷爷”给“推头”,先不说手艺好孬,单是他那把几乎给村里人推了个遍的推子,实在是钝了(村里没有人会“磨”),每次推头都像上刑——总得夹下几撮头发,实在令我发怵——我看见老窦来了,便跑回家向母亲要了一毛钱,把它递给老窦,他接过钱,麻利的站起身,让我第一个坐在方凳上,戴上套袖,拿出推子、梳子,给我理发。开始刚给我围上有些斑驳的白围布时,我有些紧张,他习惯性地握紧推子,“咯噔咯噔”捏了两下,我的心不由得紧张起来。金属推子贴到我的面颊时,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老窦看出了我的紧张,他笑着说:“小伙计,坐好别动,不要害怕,我保证一会儿把你变成俊小伙!”
 
随着轻微“咔哒咔哒”声,伴随着一缕缕的黑发飘落,还有推子上散发出的润滑油的香味,我的心平静逐渐下来。推完后脑勺和两个鬓角,老窦隔着木头梳子把我头顶上的头发推去后,又在脸盆里倒上温水,打上自制的、带香味的洗衣粉给我洗了洗头,用毛巾给我擦干头发,又让我坐好,重新在我脖子上围上围布,拿出剃头刀在长条的帆布褙刀带上蹭了几下,给我刮了前后发际线和两鬓,一本正经的端详了一阵,又拿出长柄剪刀给我修了修头发,用长毛刷给我扫扫脖颈后掉落的碎发,解开毛巾,“噗、噗”,用嘴吹了两口,我感觉热乎乎、麻酥酥的,不由得打了个激灵。最后他抽出毛巾,给我抽打几下身上的头发,微笑着对我说:“好了,小家伙,回家照镜去吧,长毛贼变成俊小伙了!”引得周围男女老少一阵啧啧的笑声,我红了脸,跑出人群,回家第一件事不是照镜子,而是脱下夹袄摔打脱发渣滓。
 
理发与美容从远古就已产生了。传说伏羲时就已开始椎髻,不再散发。在发式上汉族已区别于少数民族的披发、断发、或编发。《诗经?小雅?采绿》写女子采绿,想到丈夫要回来了,“予发曲局,薄言归沫”,意思是说,我的头发卷曲蓬松,快回家沐栉洗梳。汉朝开始出现了以修梳理头发为职业的工匠,“理发”一词则源于《晋书?谢安传》:“温后诣安,值其理发。”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