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往事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03:44 阅读(2)
张祥:乡村往事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对故乡的风土人情一直怀有深深的眷恋。常年飘泊在外,但记忆的深处,无时无刻不活跃着那一幅幅鲜明的画图。现记录一二,聊解思乡之苦。
(一)猪和腊肉
在七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养猪是故乡每个农村家庭的标准配备之一,如同现在人手一部的手机。基本上都是大别山区特产黑毛猪,偶而也有外来品种,比如什么“约克夏",“长白山”之类的白毛猪。黑毛猪个头不大,短腿短嘴短尾巴,耳大毛密肚子大,外相难看,但肉质好,香嫩多油。现在风靡六安乃至合肥的“毛氏红烧肉”,就是用正宗的大别山黑毛猪做成的。这样一种黑胖懒散的家伙,对于普遍贫困的农家来说,就是生长着的肉库和油库了。
在刚从饥饿状态中走出的农村人眼里,粮食比什么都金贵。猪的地位再重要,也绝不能从人的口中抢粮食吃。除非猪生病了,才肯用一点点碎米熬汤给它补一补。平时农村娃的业余生活,就是打猪菜。什么嫩青蒿、灰灰菜、小鹅菜、水芹、黄瓜头、麻叶、红薯藤,统统都是猪的口粮。每家都有一个叫“结口"的大锅,专门熬猪食。平时熬一大锅,等到喂猪时,烧热半锅泔水,再舀几瓢猪食搅拌均匀,就可以了。那时没钱买饲料,米糠和麦麸是唯一的添加剂。用纯正的野菜和山泉水喂养出来的猪,当然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了。
因为普遍贫穷,家养的猪肉,基本上没有拿去卖掉换钱的。除了节日和请人帮忙干活,自己家也很少吃。因为猪肉要差不多存放一年,因此腌制和保存方法很重要,后面有详细叙述。相比于猪肉,猪油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一头猪板油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来年吃菜的油水程度。以前农村炒菜没有先放油的。一般是先把菜干锅炒熟了,才用筷子挑上一小团猪油,趁热拌进菜里,闻起来别提有多香了。哪里像现在,菜都在油里泡着,吃起来比当年的味道,不知差了多少。
和猪肉一样,一头猪出产的油,也是要吃一年的。三十斤是一年,十几二十斤也是一年,全看家庭主妇的精打细算。如果差个十天半月,没有接上当年杀年猪,又没钱买油,只好用辣椒酱、黄豆酱代替,就是俗称的“扛油皮"了。
经过一年的辛苦喂养,到了腊月,每家就都张罗着杀年猪了。一般选属牛属马的日子,图个好彩头,寓意来年猪能养得又肥又大。懒一点的,就选腊月初八,传统黄道吉日。那个月是村里屠户最忙的快乐日子。每天早出晚归,最多一天要杀四、五头猪。屠户的报酬,除了一顿美餐,还有一块又肥又厚的肋条肉。既能解馋,又能熬猪油。一个腊月下来,屠户家攒下的猪肉,也差不多有大半头猪的份量了。
从杀猪那天开始,就陆续接三亲六眷、左邻右舍来吃杀猪菜,家乡土语叫“打猪晃子"(音)。今天你家请,明天他家请,礼尚往来。民风淳朴,一般没有人去在意少吃了谁家的。只有主人会念叨,谁谁谁还没有吃到俺家的“猪晃子"呢。当然也有个别人斤斤计较,没吃到某家的,认为这是看不起他,请别人不请他,面子挂不住。于是亲戚不再走,朋友情决裂。贫穷的年代,美食的诱惑固然让人难以招架,但亲情和乡情,也还是要摆在首位呀。
在宴请亲朋好友的同时,也开始了腊肉的腌制工作。鲜肉自然放凉后,买来大颗粒粗盐,把肉的里外都用盐大力揉搓,好让咸味渗进去。尤其是猪头,农村俗称“元宝",更要沟沟坎坎都揉个遍,否则盐腌不进的地方容易发臭。猪腿也一样,肉厚的地方需要割开外皮揉盐。把腌过的肉逐层码在大瓦缸里,盖子扎紧盖严。少则四、五天,多则七、八天,大太阳一出来,肉就可以“出卤"晾晒了。早上晒,晚上收,一直持续到晒干水分,肥肉开始冒油,就算晒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