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畈地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1 07:20 阅读(0)
“记得以前老屋的南边,离湾子一两里路有一片地,大人都叫它“南晌地”,足有百多亩的面积。这里以前杂草丛生、坟茔遍地,就是一片‘野畈地’。要是哪个孩子不听话,大人总是喜欢说,不听话把他甩到‘野畈地’的喂豺狼。一听这话,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哭声戛然而止。”荐读福斌老师的《野畈地》,让我们一睹为快。
------
随州作家蒋天径老师在他的《随州方言大观》中写到:我的“土得掉渣”的几篇“随州人的语言魅力”,在随州日报连载后,很多人看了还不解馋,问我还有什么时鲜土货,再炒两盘端出来让大家尝尝?我好笑,其实你们小菜园里多的是,野畈地里就更多了,只是大家不愿动手,或者长年吃别人弄熟了的现成饭菜,根本认不得什么“灯笼稞”、“刺狗牙”、“锯儿齿”、“猴屁眼”……好日子让大家都迷上了洋玩意儿,可渐渐又被洋玩意儿玩腻了,玩疲劳了,玩得上当了,玩得没有一点好心情了,所以回过头来,又要吃土青菜、土菠菜、土鸡娃儿、土猪娃儿。
蒋老师这段话里提到的“野畈地”,让我想起了随县人把那种地处偏远、远离居民区的那些荒坡荒地,叫做“野畈地”。顾名思义,“野”就是野外,人们很少光顾的地方,不长庄稼,或者说少有庄稼,都是长些杂草、野稞子,等等。
记得以前老屋的南边,离湾子一两里路有一片地,大人都叫它“南晌地”,足有百多亩的面积。这里以前杂草丛生、坟茔遍地,就是一片“野畈地”。要是哪个孩子不听话,大人总是喜欢说,不听话把他甩到“野畈地”的喂豺狼。一听这话,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哭声戛然而止。
在“农业学大寨”那个年代,这片“野畈地”被开垦出来,当时挖出了不少的“磨子坟”,听大人们说,那些坟茔多半应该是明清时期的,砌坟的那种大黑砖上刻有字,被人们弄回家,有的砌厕所了,有的砌畜圈了。那时候也没有那种文物保护意识,即或是坟里捡到的一些器物,多半觉得晦气给扔了,或仍然埋在了地里。
小时候总是听大人说“野畈地”经常闹鬼,有的说晚上看到“鬼火”,还说人走到哪,“鬼火”就跟到哪,人走得快,鬼火也走得快,人走得慢,鬼火也慢慢走,人停下不走,鬼火也不走,说的人毛骨悚然,心里只发怵。直到读书后,才知道那是“磷火”,是人体腐烂后产生的磷化氢,因燃点低,在夏日的天气中容易自燃,并且在没有风的情况下,随人的走动而流动,才出现人走火走、人停火停的现象,而不是什么“鬼火”。但不管怎样,在漆黑的夜晚,遇上“鬼火”仍然会把人吓的半死。
正如蒋老师说的“野畈地”的土货多的去了,野菜、野果、野花到处都是。现在人们不是老觉得“家的”不好吃了,还是“野的”好吃吗,到处寻野东西吃,说只有“野的”才是没有污染,才是地道的,吃了放心。
野菜可以吃,野生动物是不准吃的。国家已出台规定,禁捕禁食野生动物,因为好多的人类传染病都是由野生动物传播的。我们还是要知法懂法不犯法,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禁捕禁食野生动物。健康第一,生命至上。
作者简介
陈福斌,湖北随县人,随州市作协会员、随县作协会员。供职于随州市随县尚市镇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