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俚俗”之酿做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21:28 阅读(0)
“胶州湾俚俗”之酿做
“乡俚酿做”,是胶州湾畔、大沽河流域千百座乡镇村社,祖传的家庭作坊手艺。它在胶东半岛、齐长城东北蔓延了数千年。代代延续,家家传承。这些“酿做”,不仅仅出售卖钱,大都自给自足。炕头品味,自酿其乐。为小农生活的丰富多样,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俚俗间的酿做,尽管原始简陋,但实打实的“求真”:原料真、汁浆真、技艺真、耗时真。没有添加剂,没有外兑,没有偷工减料。更没有苏丹红、吊白块、千里香、地沟油之类。这是现今的“酿做”所不具备的,尤其在生活困难的艰苦条件下,能各自解忧排难,发挥聪明才智,做出的成品如此精彩绝伦。令人至今津津乐道、齿颊留香,值得人们深刻的反思。
乡俚的“酿做”,主要有以下内容:
“酿”:酿酒(黄酒、白酒、果酒、地瓜酒)酿醋、酿酱油等。
“做”:做酱(面酱、甜酱、豆酱、酱豆)腐乳等。
“腌渍”:青萝卜、白萝卜、芥疙瘩、雪里蕻、黄豆芽,腊八蒜等。
所有的酿做,大都选择在夏末秋初。尤其八月十五,秋收已毕,新粮进仓。秋播耕耘种麦,告一段落。新粮面市价廉,可购作原料。秋风凉爽,酿做成品不易变质。更重要的是年关将近,要提前筹谋。尤其“过年”,是乡俚百姓家的大事。阖家团聚、亲朋相约、家族老少走动。吃吃喝喝,岂能无酒无小菜?酒和小菜,是一条笼络感情的纽带,是家庭大宴小酌不可或缺的饮食。那时的酒、菜,几乎全赖自酿自做。
“黄酒”:胶州湾畔、大沽河周边的黄酒,是酿做的“即墨老酒”。因为这片沃土盛产黍米。黍米,即是大黄米。是酿制黄酒的基本原料。选择粒大光圆的黍米,漂洗干净、上笼蒸熟。加入专门的麸曲酒药,糖化发酵,榨取而成。
“即墨老酒”,古称“醪酒”。古籍赞曰:“其色黑褐透明,其液盈盅不溢,其味醇和郁馨,其功舒筋活血”。三千多年前(公元前700多年),春秋初期,齐国的东夷地区,胶州湾畔的大沽河流域就有生产。历代的齐王、诸侯,官衙、府尹,爱不释手,赞不绝口。祭祀供奉,宴筵欢庆,非它不可。当年“田单火牛阵”破燕复齐,大功庆贺,万千军民畅饮的就是“醪酒”。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王安石变法不久,宋神宗身居汴梁开封龙庭,喝了臣下供奉的“醪酒”后,大加赞赏,敕令为“贡酒”。苏轼当年贬密州太守,即现今的诸城,靠即墨近在咫尺。品味日久,深以为然。亲临督促,劬劳甚多。为了区分南北的黄酒,神宗下诏:把酒史悠久,醇香浓郁的“醪酒”改名为“即墨老酒”。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它与“绍兴花雕”并称南北二宗。即墨老酒,自此称之“黄酒北宗”。大医药学家,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不吝赞誉。他的药方里多用“即墨老酒”,或为引子、或伴服,尤其对妇科炎症的疗理更具奇效。
“即墨老酒”的乡俚酿做,大都条件有限,因陋就简。不如城里作坊规范正宗。但也道道工序,一丝不苟。他们严格遵循《古遗六法》:
“黍稻必齐、曲蘖必时、濯炽必洁,泉水必清,火剂必得,陶器必良“。 先辈遗训,不可亵渎。虔诚沐浴,精心酿做。
1)煪糜:挑选亮洁饱粒的新鲜黍米,淘洗干净放入盆缸里,用清洁的甘泉水浸泡24小时。捞米入锅,大火烧开,小火燜煮透烂。期间边煮边加温,反复搅拌。同时加浆(浸米水)直至锅内黍米糜烂不糊,烀糯拉丝。煪至色成棕红,出锅摊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