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俚俗”之马路拾零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18:04 阅读(0)
“胶州湾俚俗”之马路拾零
说起岛城的路,有一首浪漫的诗:
“岛城,像一位娉婷嬝娜的贵妇
她雍容、大气、端庄、雅淑
一百多岁了,华丽的气质里
蕴涵着读过的文、哲、史书
她彬彬有礼的笑靥,包融聚簇
马路像皱纹,刻下曾经的辛苦
马路是什么?是一座城市的纽枢
那里,流淌着血脉、经络、幸福
马路,是人走的路。是康庄大道
是“马尔卡丹”修路、筑路的简述
条条大路都是神经,是密集的线谱
上面奏鸣、悦动着许多欢快的音符……”
岛城自建埠初始,道路的扩展与筑建,瞬间兴起。它不同于胶州湾及大沽河沿岸县城乡镇的路:旱天一片土,下雨两脚泥。阡陌小道,弯绕崎岖。它是有规划、有设计、有目的。兴师动众,大刀阔斧修建出来的。一条条四通八达的路,车疾人欢,通衢平坦。乡俚村社,携友走亲逛青岛,俗称:“大马路”。
“马路”,不尽是“牛奔马跑”的遐想,它泛指城市里东西南北畅通的大道。这些大道排列有序,专供车行人走,驰骋车马。自古以来,人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路”是筑出来的,不是走出来的。走出来的“路”,是漫衍乡野的蜿蜒曲径,羊肠小道;田垄地头,滋生泯灭。遍布海内的“官驿通衢”、“盘山大道”,当年都是在无数官军衙吏,刀鞭棍棒之下,万千百姓的血肉铺垫。七纵八横,疏密有秩;十里一亭,三十里一驿;车马驶越,畅顺无阻。大路畅通、驰骋便利的重要性,对历朝政权的稳固,不言而喻。
岛城的“马路”,与自己的殖民地历史同步。一个海边的小渔村,被一条条“马路”牵引着,渐趋渐近。走进国际大都市的行列。
“马路”的称呼,与国人的想当然:这是“马跑的路”无关。它是当年“马路”的设计者,英格兰人约翰.马尔卡丹的昵称。他在十八世纪末发明设计了全新的“筑路方法”,影响整个西方世界。一百多年后,当西方列强撬开了我国东部沿海的大门,上海、广州、青岛、福州等港口开埠。马卡丹的“筑路方法”,随之而来:他用碎石铺路,挤压而成。路中略高,易于行车;两边稍低,便于排水。地质坚硬,路面平坦,可疾驰大量机动车。这种先进的筑路方法,国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从此以后,这种路就称“马卡丹路”。在东部沿海城市首先推广,渐渐普及。人们嫌其名字绕口,简称“马路”。
青岛的“马路”,亮坦如镜,错综辉映,抒写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殖民地屈辱的见证,也是中西文化融聚的典范。1897年德国炮舰搁浅,强行租借胶澳,侵占青岛,开始殖民规划。他们改革了马卡丹的筑路方法:碎石挤压后,铺洒沥青砂石,使之更为平坦坚固。筑路的同时,路边安装“雨箅子”、修“古力井”、通下水道、安装管线。1901年还请来德国工程师单威廉设计地下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各行其道;明流暗渠,互不相扰。管线的铺设,规划细微;水管电线,全部入地。工程设计一气呵成。日耳曼人的严谨刻板,求真扎实的行为规范,百年前已显露无遗。排水的畅通与否,是衡量“马路”建设的基本标准,“下水道”的安装尤显重要。青岛,是国内最早实现了下水道“雨污分流”的城市。铸铁的古力井盖上,“雨”字,“污”字镌刻分明。其超前的排水系统领先国内一个世纪。从此青岛成了最不怕“淹”的城市,再大的雨量,“积水不没脚脖子”。这令其他大都市羡慕不已。2011年7月2日,岛城遭遇近十几年最大的降水。暴雨倾盆,铺天盖地,持续21小时,雨量超百多毫米。雨后,一般道路10分钟排净,低洼处半小时。排速之快,令人惊叹。联想京城雨灾,南方洪涝,不尽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