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夏去秋来||丰收纪事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6 09:45 阅读(0)

 夏去秋来||丰收纪事

 
 
光亮素颜
 
01
                      
棉花白了,炸响笑声与光亮:在离我很近的地方,被母亲举到头顶,与白云亲热。
 
倾听棉花大片诗与农谚般的自白,我看到了秋天匍匐的的柔软形状。秋风卷起万千棉花心,棉花又卷起谁的衣襟?
 
走进连绵起伏的棉花地,和煦的阳光也随之跌宕,跳跃,暖心;捧几掬鸟语,便发现白白的棉花,从我身边出发,沿着秋的小径,一路欢歌而来,是它在为我带路么?白云也不甘示弱,张开天空的翅膀,在不远的前方,为我捧出蔚蓝的笑容。
 
这种唯一被称作“花”的庄稼,似乎与风花雪月无关。
 
当我弯下腰注视母亲的时候,才发现,和母亲一般身高的棉花,也可以这样丰盈,洁白,芬芳,美丽,美得像那个着碎花衬衫、梳一条乌溜溜齐腰长辫的村姑,让人心仪。
 
我不忍触动,嗅嗅,就有一股豪气,还透着淡淡的慈祥与惬意、天真与童心,一点也不像干瘦的玫瑰,那样张扬漂亮。
 
这种花香,城里人是闻不到的,农人却在每年棉花盛开的季节,沉醉于她的王国里,迷恋于她的瓜田下。
 
棉花纤长,一丝丝,拴住了乡愁;棉花幸福,一点点,把故乡喂大。
 
02
 
女人爱花。我的母亲却不爱花。
 
母亲只爱她的土地,和土地上生产的粮食和白棉花。
 
对那些夹杂在粮棉队伍里的叛逆分子——野花野草,母亲总是恨之又恨,绝口不道。
 
这,与晚年爱花痴迷的母亲判若两人。
 
其实,成群的棉花,都是农家最瓷器的孩子。她们吃的多,吐出来的少(产量低),稍有不慎,就经常头疼脑热,忙坏大家。
 
她们的一生,要经过选种育苗、制钵培肥、整枝打杈、清沟排渍、中耕抬土、适时封沟、喷施叶面肥、打药治虫、保温保湿、分级采摘等三十几个环节,尤其最后的棉花采摘,从开裂到收摘,过早色泽差、品质低;过晚则纤维强度下降。稍不小心,在你的手下,她们有可能成为白雪公主,也有可能成为丑小鸭。
 
决定她们命运的,不是她们自己,而是母亲,还有和母亲一样穿棉衣棉鞋的棉农。
 
有诗歌曰:“清明谷雨紧相连,西北中原齐种棉;立夏小满轻施肥,滋润幼苗壮棉田;芒夏连暑勤管理,立秋采摘笑开颜。”
 
棉花像孩子一样一寸寸长大,一天天靓丽。迎风招展,个个都是花仙子。
 
棉花像母亲一样一天天老去,在母亲的嘴边吐蕊,在母亲的眼中发光,在母亲的梦里飞翔。
 
为了棉花,母亲经常是一个人叹息着。
 
为了棉花,母亲从口中要省一些粮食。
 
为了棉花,母亲的头发也白成了棉花。
 
03
 
其实,棉花是最知道疼人的,不管你的外衣如何艳丽,而最贴身的却总是一件纯棉内衣。
 
她无限的接近,却不伤你分毫;她无限的温柔,却不获取回报;她无限的辽阔,把无数的忧伤与悲悯都稀释殆尽。
 
一朵棉花,就是我最小的故乡;就是一个游子回来了急于寻找的路标。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