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担小河水,悠悠双溪情。挑取的是你的恩泽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6 09:40 阅读(1)
一担小河水,悠悠双溪情。挑取的是你的恩泽
邹仁龙散文:
一担小河水
水,平淡无奇,却是生命之源。水,无形无意,却又变化万千,于无形而具万形。水,低则为海,似无味而纳百味……
水,柔驰天下,善利万物不争。水,最近于道,达命于理于天。水,平则为镜,映出人像,显出品性。水至善至柔。水性绵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惊涛骇天。水,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意喻人生之道……
道家说:上善若水。儒家说:智者乐水。佛家说:善心如水。小民说:我要吃水……
在芸芸小民的心里,大道理也许一时拎不清,道不明。但每日的一日三餐,饥渴饮食,少了水是万万不能的。宁可一月无肉,不可一日无水。所以,在以前的那个还没有通自来水的年月,挑水,便成为每家每户必须完成的必修之课之一。
水乡之民,邻水而居。几乎每个巷道,每条街头,只要是通到河边的,都有一座码头。在老家的双溪镇上,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码头就达几十座之多。当然首屈一指的还是当仁不让的大码头了。虽然,其大小不一,或石,或砖,或木,但方便洗涤,方便挑水的功能是肯定具备的。更有甚者,将房子直接建在水边,直接从自家后院取水的人家也大有人在。白日临水炊,夜伴听水吟的小桥流水人家,真是羡熬旱仙……
过去,离水途远者,挖井取水的,有接“天落水”的,有等“屋檐水”的,也有挖窖储冰,存雪为水的。在北方的高原之地,就有在村口,院落挖坑成池,以备旱时之用的。
那时候,水乡的清晨,最为繁忙的地段就是码头了。拎水的,抬水的,挑水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这个时候就能见识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水桶了。拎水的往往是水桶中最小的一种,叫“水量子”(量,古代为量器,后伸出双柄,演变为容器。)中等的,就是挑水所用的那种,最大的就得俩个人抬了,它们与挑的一样,称之为“桶”。拎水的用手拎,抬水的用竹杠,挑水的用扁担。扁担这个器物,再过个几十年,恐怕也将成为文物了。有心者,要是能收藏个几支,日后必成宝物……
扁担,一般有木制与竹制两种。竹制的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片的,还有一种是双片的,双片竹扁担就是用一大一小,一宽一窄,一长一短的两支竹片对扣而成。而木扁担则是单木制成,且多为桑木。其他木质坚脆,压肩,易断。而桑木韧性好,在古代可以用来做弓身。所以,做成桑木扁担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桑木兼具柔性和韧性的品格,而这挑水的作业与用力就像是打太极拳一样,需顺势而动,借力使力方能事半功倍,巧心省劲。会挑水的人,往往看上去晃荡荡,颤悠悠的样子,其实那是在走步的时候保持着与水桶里水的“扩”动 同步一致,以达到一种最佳平衡的效果。如果是用一根硬木挑水,走道又直来直去,一味地使用蛮力,霸王硬上弓。那么一路下来,挑着的水就会扩得似天女散花,挥挥洒洒,一路浇花了。
后来,有人就折一支干净冻冻青的树叶置于水上,也能起到止扩的作用。
一担水,挑在肩上,随着脚步的移动,扁担在肩上的摆动,你就会看到水桶的水面上会荡起一圈圈的漪涟。会挑水的高手,还会将水圈的中心漪点走出忽高忽低的水尖来,一起一落,甚是奇妙。每当水尖向上涌起之时,四周波圈环绕,层层叠叠,圈圈相扣。最佳状态时,水尖的顶上还会跳出一粒水珠,像个奇幻的小精灵,在晨光的映射下,七彩透出,悦目可爱……
我小时候也在放学后帮家里大人分担一些挑水的重担,刚开始学挑水时,那感觉真是重担在肩,有如泰山压顶。一根短木棍,两只小量子,前后两只手分别一前一后地抓着两端的系绳,走步就像打摆子似的摇摇晃晃,跌跌撞撞。人滑稽地成了一根竖着的棒槌,肩上担一根横着的调皮棒槌,两根棒槌一横一竖走到门口时,水已扩掉了大半,真是让人又气又急,有劲也使不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