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轿子”和“抬轿子”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10:19 阅读(0)
闲话“轿子”和“抬轿子”
作者简介:薛万霖,原嘉兴高级中学教师,已退休。阅读和写作爱好者。
轿子这东西,平时只是耳闻,电视上也看过,却从未坐过。
“轿子”,根据字形分析,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方形的,具有“车”的形状;二是高大舒适(据宋代王圣美“右文说”观点,凡声旁“乔”者,均有大义)。
先秦两汉时期,官僚贵族出行时,都坐“车”(都是马拉的);且按自身等级,保持一个马车组成的车队,以表示其社会地位的显赫。不同等级的官僚贵族乘坐的车,其名称也是不同的。国君或皇帝乘坐的车叫“辂车”、“辇车”或“金根车”。大夫以上乘坐的两侧有蔽障的车,叫“轩车”;
一般官吏乘坐的有伞盖、但四周敞露的车叫“轺车”。“车”成了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地位的象征。严格的等级制度束缚了人们乘车的权利,不可僭越。但是,世上不乏有善于钻空子的聪明人,一些归隐山林者或有财无势力的人就钻起了制度的空子,创造了一种类似车子且宽敞舒适的用人力抬杠的东西,这就是“轿子”。
轿子的产生不能不说是一种智慧的结晶。它既可以表明乘坐者即使无势,至少有财,同时又可以不受等级制度的限制和制裁。“轿子”的创制,源于何人,史书和野史小说未见记载,所以也难于把这创造发明大奖颁发出去。权势者坐车,无权有财者乘轿,这成为当时的一种定律。但是,魏晋六朝士大夫争相以乘坐“轿子”作为时尚,却是不争的事实。以讲求森严门第观念的魏晋六朝,青睐不过分注重门第阶层观念的“轿子”,实在可说是一种怪事。
初创时期的轿子称“肩舆”。其制为二长竹竿,中间绑上可坐人的软椅,上无覆盖。后来逐渐演变成“车厢”的样子。晋代大诗人陶源明归隐乡间以后,专制了一顶“肩舆”,叫“篮舆”,作为出行的“专车”。据《宋书·陶潜传》记载:“潜有足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诗感慨地说:“范蠡有扁舟,陶潜有篮舆。”(《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
“轿子”的称名,源于五代。宋代王铚《默记》中记载:“(赵匡胤)自陈桥推戴入城,周恭帝即衣白襕,乘轿子,出居天清寺。”直至此时,乘轿子还是无权无势的象征。
唐宋以来,乘轿子则是一种荣誉的待遇。制度规定,大臣出行乘马,功勋卓著的老臣才能享受乘轿子的待遇。至此,坐轿子便成了一种荣誉的象征。据《朱子语类》载:“南渡以前,士大夫皆不甚用轿,朝士皆乘马。或有老病,朝廷赐令乘轿,有力辞后受。”之后,达官贵人出行乘坐轿子便成了一种时尚。既然轿子是地位权势的象征,于是能乘坐轿子就是高人一等,也就满足了一些人的虚荣心,所以“自南渡至今,则无人不乘轿矣。”(《朱子语类》)官员们出行,“回避肃静”开道,乘坐八人抬的大轿,自然威风凛凛。
有趣的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仍然有人醉心于等级、地位、权势,即使在感觉上过一把瘾也好。外国人称之为car的那个东东,一旦落户到中国这块土地上,便变名为“小轿车”。“轿”这个字眼,折射着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等级权位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