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认真”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9:03 阅读(1)
闲话“认真”
林成海(山东栖霞)
认真总会赢;太认真大概就会输。当“认真”成为“过份执著”,那便过犹不及——
毛泽东有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习近平亦曰:“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讲‘认真’不仅是态度问题,而且是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大问题,是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大问题,是关系全局的大问题。”
“认”者,认知事物之能力也;“真”者,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也。认真,是一种品格。
我打小就“认真,或许它也是一种禀性 ——
读小学时,学生多,课桌少,老师号召捐课桌。父母说家里只一张供奉先辈牌位的桌子,不能捐。我认真起来:“老师说要捐,不捐怎么行?”于是闹个不完,以“不捐桌子就不上学”相要挟。无奈,父母只好把家里仅有的那张桌子捐了。后来老师只表扬了我一个人,这时我才恍然:原来只我一个人“傻”,我很后悔自己这种傻傻的“认真”。
学校放假到生产队刨地种小麦,有社员不正经干,刨一镢,把刨开的土盖在没刨的土地上。我认真起来:小麦是根系发达的作物,不深耕会影响小麦生长。于是我刨一镢,不够深?再跟一镢,就一直这么刨下去。50年后退休回老家,说起这件事,当时跟我一起刨地的林福臣回想起这段往事,大笑道:“干大集体的活儿,哪有你这么认真的?”
1970年我在《解放军报》社改稿。首长打电话说家属患糖尿病,要我在北京买6盒椒盐饼干。我如数买了,首长没给钱。我给首长打电话要钱,首长后来把钱还了。有战友笑我没脑子:“有人想送都送不上,可你……”都说我傻。
“傻”有什么不好?“傻”也有两面性,比方说搞新闻。
采访须认真。不认真就难以掌握故事的全貌与真相,就有可能做出违背事实的判断;不认真,就挖不到真实生动的故事和感人的细节,就难免使故事呆板乏味;不认真,就难以诱发自己的“活性思维”,难以触动灵感,“立意”也就很难提升。我那时候采访“好指导员王文玉”,就采访了50多个生动完整的故事,最终写出了轰动一时的典型报道。
写作须认真。“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妙手”靠天赋?也不尽然,还是要靠认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说的是爱情的境界,也是思考与写作的执著。深思之后,才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这种古人称道的“认真”很值得效仿。从电脑上“块移动”给稿子“打补丁”,注定写不出好稿子。我一生发表数百万字的新闻稿,都是一字一字写出来、在电脑上敲出来的。
修改须认真。“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清•顾文炜
《苦吟》)。鲁迅倡导“文章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答北斗杂志社问》)。“看两遍”是为了修改。“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是写作第一境界。写新闻很难一蹴而就,常绞尽脑汁,最终到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的境界。
由此得出结论:认真是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执着,一种事业心。有人慨言:“认真胜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