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青花瓷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20:04 阅读(0)
奶奶的青花瓷
⊙严雪文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的初妆......”
电脑里又飘出耳熟能详的的周杰伦演唱的《青花瓷》,清新、委婉,中国风韵味十足。瞬间打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我家祖传的青花瓷坛赫然出现在眼前。
它口圆身鼓,瓶身上素底白花,画的是牡丹缠枝图。四个深蓝色双“喜”字,寓意喜庆、吉祥,洗净铅华,显得尤为古朴、典雅。
据奶奶讲,这对青花瓷坛原本是姥姥(方言,奶奶的母亲)年轻时的陪嫁品。姥姥娘家是湖南望城当地的大户人家,姥姥出嫁前,家人特地到长沙铜官窑定制的一对青花瓷坛。姥姥去世得早,后来这对青花瓷坛又传给了奶奶,当做了嫁妆。1945年,日本投降后,爷爷、奶奶挑着装有青花瓷坛的一担箩筐,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逃荒来到了湖北蒲圻安家落户。奶奶出生于民国五年,如此推算,这对青花瓷坛应该是清末民初的物件,迄今至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虽历经时光的打磨,坛体上有少许的铁锈斑迹,但擦拭后整体釉光锃亮、焕然如新。
在我的印象中,奶奶家的两只青花瓷坛是存放在油漆斑驳的老式木柜里的。大脚佝背的奶奶总喜欢将亲朋好友们送来的糖果点心收藏在瓷坛内,然后锁上柜门,等客人走后再打开柜门,小心翼翼地取出来,分发给她的十几个馋猫般的孙子吃,人手一份,谁也别想多吃多占。
记得有一回,大概是端午节,客人送来一盒小蛋糕。我平生第一次吃,感觉松软、香甜,吃后仍口齿留香,吃了还想吃。我窥见奶奶将剩下的最后一块蛋糕放进青花瓷坛中,锁好柜门后把钥匙偷偷藏在床上枕头里。第二天下午,我瞅准大伙外出干活的机会,悄悄溜进奶奶的房间里,贼似的从枕头底下摸出钥匙,再搭上一把高椅子打开铁锁,偷出蛋糕藏在口袋里,将钥匙放回原处。我独自一人躲进屋前的小山沟里,掏出蛋糕轻轻地咬上一口,细细地品味。一快小蛋糕竟吃了好几个钟头。过了几天,奶奶发现那块蛋糕不见了,很生气,把我们一个个叫到跟前审问,当然谁也不肯承认偷吃了。还是爷爷有办法,他深谙“捉贼拿赃”的道理,挨个检查我们的口袋,结果在我的口袋中发现了端倪。在铁证面前,我不再狡辩,只觉面红耳热,羞愧难当。好在爷爷当时并没有训斥我,只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了一通小孩子做人要诚实之类的话,让我一辈子都铭记在心。
国家改革开放后,老百姓的生活逐步好转,我们也慢慢长大,纷纷外出求学。奶奶家的青花瓷坛再也不用藏零食了,被懂中药又贪酒的爷爷拿出来泡药酒。他每年都要请人用自家产的稻谷酿一大缸纯谷酒,再从山上挖一些药材,每次用两只青花瓷坛泡上二十来斤酒。酒泡好后,爷爷不在乎菜好菜赖,每餐喝上几盅,一天到晚,就像红脸关公,跟人说话,满嘴都是酒气。也许是青花瓷坛的灵性加上药酒的功效,爷爷平时很少生病,一向身强体健。只是年过八旬后,患上胸膜炎,爷爷才不得不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
二十年前,爷爷病逝后,奶奶不忍睹物思人引发伤感,便将爷爷生前泡酒的两个青花瓷坛分送给她的两个同样嗜酒的儿子。父亲不识中草药,泡酒的药材都是从药铺里购买的,主要有当归、党参、枸杞。要是逢年过节,母亲便在家做上满满一大脸盆酒糟。吃不完的全被父亲倒入瓷坛,再倒入几斤白酒,封住坛口,放置一段时间。当揭开盖子时,满屋香气四溢,就连从不沾酒的母亲吃饭时,都忍不住拿一根筷子在父亲的酒杯里蘸上几滴品尝。
流年似水,陌上花开。转瞬间,奶奶已离世十六年了。她留给父亲的青花瓷坛,洇染江南的风情,浸润如诗的岁月,在素色的胚胎上刻下几许难忘的故事,早已将我的目光深深地锁定。泪眼婆娑中,大脚佝背的奶奶身穿一袭蓝色印花衣正向我款款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