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忠 | 人物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18:16 阅读(2)
王全忠 | 人物
王全忠何许人也!说得通俗一点,也就不过是一个“钯锅匠”。可是,新中国成立后,他却有了一个很文雅的名称——“个体工商户”。
王全忠会一项很重要的手艺——补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可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手艺活。
王全忠有一个很精致的货郎担子,用老樟木做成。担子的一头放着补锅用的器具,诸如手套、铜勺、夹钳,以及必备的金银铜铁锡等原料。另一头是风箱,风箱上放着一个像鸟窝一样的小火炉。
每天的早晨,王全忠将这副货郎担子摆放在街道自家的门前。那些家里有锅碗瓢盆裂开的农人赶早市,就会带着它来到王全忠的货郎担子前,能补的就补一补,将就着使用,不能补的,就全当破烂卖给他。
来了生意,王全忠先打开风箱,轻轻地将风箱的手柄拉动几下,风箱上的小火炉便发出红艳艳的火光。王全忠先取出一块锡片放入铜勺中,铜勺的勺底紧紧贴着炉中的火光,不一会儿的功夫,锡片就被烧成了银豆一般的形状。王全忠将这团小小的液体轻轻的托出。然后往开裂的地方一放,再用钳子固定一下,形成一个纽扣一样的小白点。待到锡扣冷却下来,开裂的锅就被焊住了。
裂缝焊得老不老,全在手艺人的技艺高超不高超。不过王全忠的补锅技术,在集镇周边十里八乡是尽人皆知的,据说这手艺还是他家的祖传秘笈。而且整个集镇仅此一家,所以,当地流传着一句大白话:小锅开裂怎么办,王全忠的摊前看一看。
王全忠经营着这项手艺多年,家里也积攒了不少的钱财,在集镇上还购买了自己的店面。依着这一手绝技,一家人也衣食无忧,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得白白胖胖的,在这个古老的小镇上,也算是富裕的人家了。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镇上成立了“打资办”,即打击资本主义办公室,王全忠经营的这项手艺就遭到了冲击。文化大革命的时候,王全忠一家更是被列为 “黑五类”,是必须进行改造的对象。于是,王全忠被“下放”了,而且是全家人一起下放。
生产队为了安排这个下放户,可是煞费了苦心。首先是住处没法安排,那时的农村,家家户户就那么几间茅草屋,一家子人都挤在里面生活,谁家都没有多余的房屋。没办法,队长想出一个临时的办法,从山上砍下几颗竹木,像军队里搭帐篷一样,建了两个茅草棚供一家人居住。
茅草棚搭在一口水塘的边上,队长很细心,知道集镇里的人爱干净,特地在水塘边用条石修了一座水码头,方便王全忠一家人洗漱用度。
从那时起,人们便经常看到王全忠的老婆,一有空闲就站在码头上,洗脸刷牙,淘米、洗菜、洗衣服。春夏阴雨连绵过后,天气放晴,他家的门前便晾满衣物和被褥,花花绿绿的在风中飘荡,仿佛万国的旗帜。
王全忠身材高大,但是,他走起路来,却总是弓着身子,仿佛肩上背负着千钧的重担,两只胳膊也总是微微蜷缩着夹在腰间。他的头颅很大,剃着当时还不太时兴的葫芦头,而且总是低着,现出他头发有些稀疏的亮顶。他目光总是向下,好像在寻找着自己脚尖前进的方向。
有一年,大队开批斗会,王全忠作为地富反坏右,被红.卫.兵拉上主席台上。红卫兵给他带像圆锥一般的高帽子,因为他个头高,红卫兵够不着,就命令他跪下。他跪下的时候,红卫兵将高帽子戴到他的头顶上,可是,王全忠一低头认罪,帽子就从他的头上掉了下来,如此三反五次,红卫兵没有办法,只好将高帽子扣在他的后脑勺上。
王全忠有两个很可爱的儿子,大约十六七岁的样子,身材也像他的老子,高高大大的。一落户到生产队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还长得白白胖胖的,可是,一个夏季过去,他的两个儿子便瘦了一圈,而且也不再那么白白胖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