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嵖岈山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10:36 阅读(2)
三上嵖岈山
文翟国胜
嵖岈山位于河南省遂平县境内,是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素有“中原盆景”“华夏图腾林”之美誉。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我已三上嵖岈山。但每一次都好像是第一次,都有许多新鲜的感受。
1992年12月,我出差到遂平。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里有座嵖岈山,咱们去看一下吧。过去,我只知道嵖岈山是人民公社的发源地,1958年,这里成立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公社。至于嵖岈山什么模样,还真不清楚。于是我们就走着问着,中间换了两次车,又走了好长一段路,才来到了嵖岈山。
当时的嵖岈山才刚刚开发,上山入口处没有大门,只有几间小房,还存放着一些劳动工具。有一片新开辟的空地,说是要建停车场,还没有硬化。问了一下,初冬季节没有游客,也没有人售票,我俩就上山了。我们在前面走,后面有一个正平整停车场的农民,放下工具跟着我们絮絮叨叨地在讲些什么,听得不是太明白,似乎是想给我们当“导游”。他尾随一段后见我们没有什么反应,自己又返回去了。山上空荡荡的,树木在寒风中不时发出呼呼的响声。偌大的山上只有我们两个人相互鼓励着向上攀登。由于事先并无登山的计划,我们都是脚穿皮鞋,我还穿了一件风衣,上山很不方便。但当时我才三十六岁,正值年轻力壮,倒也并没感到太累。
1998年,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续剧将嵖岈山作为外景基地。后来随着电视剧的播出,嵖岈山也由过去的“藏在深闺人未识”一跃声名鹊起,好奇心和从众心理使人们纷沓而至,都想看看拍摄《西游记》的嵖岈山的真面目;再加之当时国家实行五一、十一两个黄金周,“旅游热”正日益升温,这就有了2002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我的第二次嵖岈山之行。
与10年前相比,嵖岈山那可真是“换了人间”。停车场上无规则地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车辆,山上游客摩肩接踵,形成了一条长龙,前望不见头,后看不到尾,南腔北调,叽叽喳喳,人们拥挤着向前移动。这一天,空中还有飞车表演,只见两个山头之间牵着一根钢丝,钢丝上吊着一辆自行车,有一个人骑着自行车,时而向前,时而后退,在尽力保持着平衡的同时艰难地向前滑行,其惊险刺激的场景不时引起人们啧啧的惊叹。登山途中,一块巨石上刻有“我为高”三个红色大字,其用意我推测是在激励人们不畏艰险、勇敢向上。当天晚上,我以这样一首小诗记录了此行的所见所感:春日喜游嵖岈山,如画风景映眼前。万人洞里探幽邃,一线天中览奇观。空中飞车人称绝,怪石林立众叹观。胸中常记“我为高”,奋力拼搏再登攀。
2018年9月1日,我和朋友们一起第三次来到了嵖岈山。进入山门后,只见一座巨石上镌刻着“嵖岈山”三个红色的大字,署名是颜真卿。史载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曾到过嵖岈山,留下了“别有洞天”四个字,但好像没题“嵖岈山”,估计是集颜真卿的字而成。集字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古今皆有,“参考消息”的报头就是集鲁迅的字。目睹“嵖岈山”三个大字,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颜真卿与嵖岈山肯定有一定关系,发思古之幽情,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山还是嵖岈山,水还是天磨湖,但与前两次来时相比,景区的硬件设施明显是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建起了游客服务中心,竖起了6台据说是亚州最大的水车风情轮,拓宽了上山的道路,增加了一些观光车,看上去更加壮观秀丽了。但或许是阴天的缘故,游客并不是太多。既不像我第一次来时冷冷清清,也不像第二次来时嘈杂喧嚣,感觉如同与分别多年的老友相见,熟悉中有几份陌生,生疏中仍是那么亲切,我们指指点点,谈笑着踏上了登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