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微笑,就是在梦中与娘相见的美好印记!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1 00:43 阅读(0)
那一抹微笑,就是在梦中与娘相见的美好印记!
娘
姜亦泉
小时候,我总盼着感冒。感冒时,大姐的未婚夫总会捎着把糖块来看我。他每次来到还未坐到炕沿时,我已迫不及待地将手伸进他放糖块的裤兜里,麻利地将糖块全部掏出来,完全不顾形象,哪叫一个馋啊!而最让我欲罢不能的是娘给我做得那碗用葱花爆锅的手工面条。满满一大碗,娘在面条里打上一个荷包蛋,再淋上滴香油,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完,汤渣不剩,满头大汗,娘会摸摸我的额头,笑道若再来一碗,这感冒就好的差不离了。
现在想来,在那个年代,白面可是很珍贵的东西。每年夏天,生产队的新麦交完公粮后,剩下的小堆堆均分到户。大家各自将小麦磨成粉,宝贝似地珍藏着,要留到年三十包白面饺子吃,作为劳作一年地犒劳。家口大的人家,过年还要包些粗面水饺掺着吃。因就那点白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你可以想象,这碗白面面条对我的诱惑了。
有一次,我实在馋那葱香面条了,就假装感冒,起劲咳嗽,不吃饭,做无力状。幸好没有被娘发觉,美美地混了一碗面条吃。等我吃完,娘又按惯例摸我的额头时,迟疑了一下,没说话。晚上我一觉醒来,听到娘和爹在拉呱,说我感冒这事。原来娘早已发觉我这感冒是装的,只是觉得孩子们确实空肚子少油水,没有点破而已,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那一夜,我用被子蒙住头,在深深的愧疚中度过……
那碗葱香面条,始终在我的记忆中散发着氤氲香气。
娘是位有谱向的人,她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姐弟三人。
娘常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要受穷。农村大包干以后,村里的生产队解散,原来担任村会计的爹也"下岗”了。爹年轻时当兵,退伍后就在村里干会计,对农活一窍不通。现在分田到户,各显神通管理,让爹一下子无所适从。娘的才能这时显现出来,她将我家的责任田作了规划:在村边的二亩地用来种菜,由爷爷管理,父亲赶集卖。坡里大田留五亩地种棉花,花生等经济作物,剩余五亩地种粮食作物,小麦与玉米轮作。
为了种好菜,娘又张罗着在菜地边挖了一口水井,买来一架水车,每天早晚趁风凉套上队里分得那头老黄牛拉水车取水。在水车吱吱吖吖的有节奏的声音中,甘洌的井水顺着水渠流进菜畦,绿油油的菜苗舒展着枝叶,畅快地喝个饱。
在那个年代,大面积种菜的农户很少。在院子里,院墙外边种点自己自足的多。我们村离县城近,新鲜的蔬菜运到城里很好卖。娘正是看准这一点,筹划种了二亩菜。她和爹,爷爷起早贪黑靠在菜园里,浇水,施肥,打药治虫。下菜后,爹在自行车后货架上放上一个驮篓,装满运到城里市场或家乡的集市上去卖。爹人实诚,卖菜从不短斤少两,很有人缘,老主顾越来越多,不管在市场上卖什么菜,他总是最先卖完。年底一算帐,这二亩菜地的收入超过十亩坡地。爷爷和爹高兴地直咧嘴,直夸娘的谱向好。收入增加了,家里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八六年我们家在全村第一个盖了五间大瓦房,亮亮堂堂,惹村人羡慕。
村里人见我家种菜收益好,也纷纷来学着种菜,在种植管理技术上有不明白的地方都向娘请教,娘总是很耐心地给解答,有时还领着大家到我家菜地里“现场教学”,直到大伙弄明白为止。在娘的帮助下,种菜的乡亲们当年都挣得满满一大把票子,心里乐开花。娘在村里的威信也愈来愈高。
娘是位爱学习的人,接受新事物很快,她没上过学,结婚后就跟着爹从“上,中,下,人,口,手”学起,渐渐地自己能读书看报了。当她从报纸上看到蔬菜大棚技术的介绍后,感觉这门技术好,能利用冬闲挣钱,就让爹买来大棚技术资料学习。并说服爷爷和爹,拿出多年的积蓄,在我家菜地里盖了一个半亩地的蔬菜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