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龙凤山上有座关公庙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20:07 阅读(0)

龙凤山上有座关公庙

 原创 枯守拙  说史话

 
孙家表哥和我是同学。他比我大五岁,我比他晚上学三年。到了三年级,我们成了同班同学。
表哥家住在瓦窑坡南头,龙凤山的脚下。龙凤山上建了一座关公庙,所以瓦窑坡人也把它叫做庙山。我们家在瓦窑坡的北头,从他家到我家不到二里路。从我家出门右拐,往北再走一百米,就是瓦窑坡小学。
 
------
 
瓦窑坡小学很小。一进门,两边是一亩见方的农田,种的不是小麦就是胡麻,周围是一圈月季花。农田的尽头是一排教室,每边各两间。教室后面是连成一排的宿舍,约有七八间。四个老师每人一间,右边的两间打通改成了会议室,左边的一间改造成了厨房。宿舍后面是一个篮球场大小的操场。
 
学校里有四个老师,一个校长,一个教导主任,他们前几年才由民办老师转正,吃上了皇粮。两人家都在外村,每天早晚骑自行车往返,中午轮流在学校做饭。还有两个是民办老师,身兼农民与老师双重职责,每个月领六十多块钱工资。农忙季节,学生按照老师摊派的任务,分头从自己家里带种子、农具,到学校和老师们一块儿下地。高年级学生和老师负责翻地、收割,低年级学生播种、往操场上搬运庄稼。校长和教导主任也是农民出身,到了地里都是一把好手。每年打下来的麦子或胡麻,磨成面粉或榨成油,补贴他们的口粮。
 
------
 
学校总共有六十多个学生,都是邻近几个村庄的。一年级学生占总人数将近一半,到了二、三年级,锐减到一半的一半。念完三年级,很多孩子都辍学了,大概又流失了一半,四年级就只有七八个学生,升到五年级,就只剩下四五个了。
 
四间教室,最右边的一间改成了库房,堆放杂物,有时候也存放刚打下来的麦子、胡麻。其他三间教室,一年级人最多,独占了一间教室,剩下两间,二、四年级合用一间,三、五年级合用一间。
三年级的留级生比新生多,有的留了一年,有了留了两年,留级三年的也不少见。高的高,矮的矮,七长八短。老师排座位,都是按照学生的身高,个子小的坐在前面,个子高的坐在后面。我年龄最小,个头也最小,坐在第一排。老师上课的时候,先端个板凳坐在我的课桌前,给低年级学生上课,安排高年级学生自习。到了后半节课,他又端着凳子,坐到高年级的第一排课桌前上课,安排低年级学生自习。
 
------
 
学生在班上受尊重的程度恰好和个头相反。坐在最前面的,其实最不受待见,是别人呼来喝去的对象;坐在最后面的,往往都是老大哥,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表哥一、二、三年级各留级一年。他比我高一头,但他的个头在班上也不算高,坐在四五排的样子。他在三年级也才上第二年,年龄也不是最大。但他吃得开,不光三年级的学生陪笑脸,五年级那四五个学生也不敢惹他。农忙季节,表哥下到地里绝对是一把好手。到了体育课上,更是他的天下。
学校操场两端有两个篮球架,已经残破不堪,它们不知漫长的岁月中等待了多少年,始终等不住一个篮球来叩关。我们没有篮球,老师就变着法儿活跃体育课的气氛,或才组织大家赛跑,或者组织踢毽子比赛。踢毽子一般是年级之间对抗,我们三年级和四年级各出三个人,三个人踢毽子总数多的一方胜出。四年级派出的是三个女生,三年级是两个女生,外加表哥。表哥最后一个出场,往往一锤定音。只见他一会儿用直腿踢,一会儿用拐脚踢,毽子就像用橡皮筋拴在他的脚尖上一样。他略显肥胖的身体无比轻盈,踢累了,又换另一只脚,两只脚交替着踢。四年级的三个女生已经搀扶着笑倒了,摆着手说:“孙猴子,别踢了!别踢了!我们认输了……”表哥一口气踢了两百多个,方才收脚,气定神闲,脸色微红而已。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