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与远方 | 人文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15:44 阅读(1)
毛坦厂与远方 | 人文
当安徽省的梅山、佛子岭等三座大型水库水位已低于死水位日渐告罄的时候,当万佛湖上游的湖底变成荒原裂缝纵横交错能行驶汽车的时候,当省城合肥每天要从马鞍山调水八十万吨的时候,当其他乡镇因人烟稀少而日渐冷清的时候,毛坦厂这个不足四平方公里生活着五六万人(其中三分之二以上是远方人)的小镇却呈现出一片繁荣热闹的景象。两个大水缸:朱砂冲水库、下山口水库依旧碧波荡漾映着蓝天白云悠闲地躺在高山峡谷之中,藐视着炽热的阳光,不屈不挠地对抗着特大干旱。
------
朱砂冲水库位于毛坦厂西南方大约四公里处的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当中,于2017年4月中旬关闸蓄水,对于今年的大旱来说是“及时雨”。库区内的居民全部移到坝下,鳞次栉比的白墙青瓦居民点,与高耸的钢筋混凝土大坝,巍巍的青山、飘带似的环库沥青路以及平面如镜的水库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总库容180多万立方米,比合肥天鹅湖的容量还要大。顺着盘山的沥青路登上坝顶,高峡出平湖,人定胜天的感慨油然而生。青山绿水尽收眼底,深谷鸟鸣清脆悦耳。整个水库像一块硕大无朋的空灵的蓝水晶镶嵌在青山峡谷之间。有几个水鹜浮在水面上,一动不动,像几片树叶漂在水面上一样,“哗啦”一声突然飞离了水面,激起了层层细浪。水库与其说装的是水,不如说是矿泉水,难怪水资源匮乏的北方陪读家长调侃道:在这样干旱的天气中,老家人饮水都有困难,我们却用矿泉水洗澡,毛坦厂真是一块宝地。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如果穿越时空来到这里,一定会感叹:小石潭之水大不如此水矣!近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如果看到这水,一定会写出比“梅雨潭的绿”更精彩的篇章。无论是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看着这醉人的绿水,总会心旷神怡。白天环库路总是游人如织。这些来自远方的陪读家长时常忙里偷闲,来到这样一个天然的氧吧里闲庭漫步游哉悠哉,或拍照留念,或靠在溪水旁的大树上,静听山泉细语,或坐在水边的亭子里望着纤尘不染的水静静地发呆,大概被水美得无所适从而陶醉了吧。游客对眼前的水肃然起敬,手脏了,用卫生纸擦一擦,也不去洗手,因为那水太清纯了,不忍心沾污她伤害她而大煞风景,只能远近观赏而不可亵玩。顺着沥青路往南走,移步换景,微风过后,映在碧水里的青山一下子晃动起来,四面青山好像是漂在绿水清波之上似的。
------
水库有两个源头活水:一条在水库正南方向,一条在西南,正南一方的水量要大一些。这两条溪流即使像今年这样的大旱也没有断流,始终是泉水叮咚,流水淙淙,使青山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感到寂寞。
从沥青路尽头,我和杨老师顺着正南方向的溪流上山,溪旁小路斗折蛇行,时隐时现。走在乱石丛中,精神要格外专注,有时手脚并用。峰回路转,山高林密,隐天蔽日,谷深路陡。有一棵不知名的碗口粗的树居然生长在一尊巨石上,枝繁叶茂,引得我和杨老师在此观赏探究了半天。手脚并用走了四公里多路(其实不是路,是溪床上的乱石)到达桑树岭,汗流浃背。走出森林,豁然开朗,阳光灿灿,出现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又一村”: 竹林掩映着农舍,阡陌分割着田圃,池塘漂浮着白鹅,鸡声应和着犬吠。这里的山巍巍的如屏障;长长的,犹如伸出的手臂将玲珑小山村拥在怀里。这就是毛坦厂的世外桃源唐家圩子,西石笋所在的地方,一种版本认为西石笋在真龙地,那地方的石笋其实是一个很不显眼的山嘴,而这里石笋嶙峋峥嵘,突兀高大,有观赏价值。它的东面一点五公里处就是刺破青天锷未残的著名东石笋。
------
相传抗战时期,合肥沦陷,人们纷纷来到毛坦厂避难。于是明清老街商贾云集生意火爆起来。省城第三临时中学也迁到毛坦厂的涂公祠,就是现在毛中的滥觞。有一个姓唐的省参议,是一个大地主,他感到明清老街紧临着水上运输繁忙的码头,很不安全,于是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驱散当地姓董的人家,就地取材,伐木烧砖兴建了三进二包厢徽派建筑式的房子。人丁兴旺的时候有二百多人。有荷枪实弹的家丁日夜在四周的山顶上站岗巡逻。人欢马叫,鸡犬相闻,宁静的小山村一下沸腾热闹起来了。唐家今何在?好像蒸发了一般。人走了,留下了一个永恒的地名——唐家圩子。被驱散的董家又回来了,捡了一个大便宜,住在唐家老屋。现在整个一个村民组都是董姓,二百多人。他们的先辈也是远方人,由于战乱,走投无路。有一个风水先生给他指点迷津:“董”字上面要有“草”。先辈得到启发,几经周折终于来到这个水草丰美之地。残存的房子还有六间,后门还在,镇政府把它列为保护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