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人文】代州拳师李春芳武功卓绝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2 01:26 阅读(26)
【代县人文】代州拳师李春芳武功卓绝
文/原雪瑞
【前言】代县,清称代州,隶属太原府;清雍正二年,代州升为直隶州,直属山西布政使,领五台、崞、繁峙三县。1958年12月,繁峙、代县合并为繁峙县,属晋北专署。因了历史渊源,所以代县、繁峙百姓走到哪常亲切地称为一家人。《忻州志》载:代县历来多战,民性强悍。所以武备一直是重中之重,明末清初,民间武术大赛活动极为盛行,一度将鞭杆拳推上至尊位置。民国时,阎锡山省政府又在代县设立国术馆,传授乡人武术。鞭杆拳首当其冲,一时尚武之风愈演愈烈。
县志载,代州人“质直朴野,鄙啬勇悍”。又曰“俗尚戎马,少事文学。宏正以来二史并芳三卿鼎立,文武称彬彬矣。”翻阅历史,代县从秦统一六国至明朝,一直是中原王朝抵御北部强邻的边防重镇,绵延不绝的战争成为雁门大地上一大显著特色。受战争的影响,代州人跃马疆场、保家卫国的思想特别强烈。另一方面代州处于蒙汉交汇处,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也较深远。从唐至清光绪,代州武进士就有15位,至于武举人、武秀才更是数不胜数。不少村庄,如北关、峪口、鹿蹄涧等尤以尚武而闻名乡里。至清朝末年,代县仍设有许多拳坊,不少拳师名震江湖。最出名的两大武术门派为螳螂门与弓力门,两派培养的拳师如曹权、李二圪旦、李春芳、任济等皆是名重一时的武术家。代县人爱摔跤,每有重大庙会,戏后总有挠羊赛;红火里有表演武术的“社火”;儿童的杂耍里有“骑马打仗”、“弹拐拐”、“狼吃羊”等,都是对抗性较强烈的游戏。这些民俗活动背后所蕴含的莫不是一个地域民众对武术的崇尚。
代州繁峙县穆格村拳师李春芳,家风尚武,后从代州圆果寺教伦和尚习武,武功大增。相传穆格村为北宋杨门女将穆桂英诞生地,穆桂英乃道教黎山老母入室弟子,身怀绝技,精通兵法,因大破天门阵载誉史册。据穆格村李春芳后人李白白讲,李春芳是其爷爷的父亲,他是李春芳的重孙。李家故事都是他爷爷传下来的。李春芳在世时擅使十二手鞭杆,行动非常敏捷。李家自古为大户人家,重商轻农。其爷爷手里当时有60多间房屋,土改时被政府分掉,仅剩27间。其中这27间房至今还保存着政府发给的土地证。当年全家就靠着27间房的房租,生活也很如意。当时瓦房租金收入每间每月8角,平房每间每月5角。村里人眼红得很。文革时一并被清算掉,先后分给村里贫苦村民。现在70岁的老李回忆起来都不无伤感,时代作弄人呀。在冷兵器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演变过程中,可惜的是李家迫于生计,无人再玩弄刀枪棍棒,结果让本应大行其道的当红“非遗”失了传。
现在木格村(穆格村后改为木格村)里还有一处衰败的三进大院,门头上刻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都是清末户主李春芳置办起来的,李春芳凭着一身本领,在西口外做丝绸茶叶生意。说起李春芳,繁峙人几乎无人不晓。他外号叫“一打半道街”,过去在代县也是耳熟能详。
李春芳武功高强,一次,他和内蒙葵花城(今呼市)做买卖的商人吵起来,李春芳拿起随身携带鞭杆抵挡,内蒙人体形剽悍,使一口大刀,压根儿不把形体瘦小的李春芳放在眼里。一口大刀舞得呼呼生风,几个回合下来,结果李春芳的鞭杆被消去大半,最后李春芳使出浑身解数,还是被大汉逼得节节败退。于是,围观的内蒙人们纷纷起哄,奚落他“拿手鞭杆不如刀”。李春芳不服输,卖个破绽抽身进屋随手拿起一根铁炉锥,重新拉开格斗阵势。这下大刀碰上铁炉锥,真家伙硬碰硬,结果内蒙商人的刀这回没了优势。一番较量重又展开,只见火星四溅,围观人群纷纷后退,屏住呼吸,睁大双眼。不一会儿,内蒙人累得气喘吁吁,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最终败下阵来,竟连大刀也脱手飞出老远。谁知围观人群中几个会使拳脚的看客不服,一起攻上来,结果激斗没几个回合,便接二连三颓然倒地,惭愧地连连抱拳施礼:佩服,佩服。而后,李春芳又伸手将众汉子一个个拉起。围观人群立刻惊呼:李春芳厉害――,一打呼市半道街。自此,李春芳的声名震惊整个呼市城。继而,一传十,十传百,李春芳的名字享誉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