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德美:疏勒城的历史与传说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7:51 阅读(0)
邱德美:疏勒城的历史与传说
2013年5月,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石城子遗址由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升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城子遗址是北疆发现的唯一的一处汉代古城遗址。据专家考证,石城子古城遗址就是汉代疏勒城。东汉永平末年,戊己校尉耿恭坚守疏勒城抗击匈奴的战斗就发生在这里。
疏勒城修筑在天山深处崇山峻岭间的海拔1770米的缓坡上,其地形北高南低,北面和东西两侧有隆起的山脊,其地形仿佛一个簸箕。城堡的南面、东面被麻沟河环绕。麻沟河水自城南方向奔流而下,临近城堡西南角时,河水折头向东,扎进幽深的峡谷,流至城堡东南角处,左转向北,顺着又窄又深的峡谷,蜿蜒跌宕,飞湍流瀑,奔流而下,从城堡东侧一路向北流出山谷。疏勒城依山傍水,居高临下,两面环水,东面是大峡谷,北面和西面是深深的山谷,只有南面地势平缓。把城址选在这样的地形地貌处,非具有战略眼光的人而不能为。疏勒城城墙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北宽约146米左右,东西长约200米左右,北城墙残高约1米左右,东西两侧的城墙顺山势而筑,北高南低,城墙经雨水冲刷,已经变成了粗大的土垄,高不足1米。南城墙处地势平缓,早已经被当地农民辟为耕地。
疏勒城文化层堆积丰富,城内地表残破的砖瓦和陶罐残片随处可见。2014年,新疆考古队在此做过试探性发掘,在城的西南角土层较厚的地方挖了1米多深的剖面,发现有砖瓦残片和牛羊骨头。早在20世纪70年代,奇台县文博馆在该遗址清理发现了绳纹大方砖、绳纹大板瓦、绳纹筒瓦、灰陶罐等文物,这些文物现均陈列于奇台县博物馆。另据笔者了解,当地农民还在该遗址处捡拾到过铜箭镞、环首铁刀等器物,这些兵器应该与当年耿恭坚守疏勒城的战斗有关。
东汉永平十八年(75年)七月至建初元年(76年)正月,由金满城退守至疏勒城的耿恭所部凭籍疏勒城要塞,与2万余骑的匈奴兵对抗了7个多月。匈奴采取重兵围困、轮番强攻、断水断补给等手段均未奏效,又以“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来诱降,耿恭亲手击杀使者以表决心,率百余将士誓死抵抗,拒不投降。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耿恭和他所率领的百余名将士煮铠弩充饥,榨马粪汁解渴。后来在疏勒城中凿井得水,就这样一直坚守到建初元年(76年)正月,范羌率救兵来迎接时,耿恭才与所率将士“且战且行”,撤离了疏勒城。
疏勒城守卫战是一场敌强我弱条件下成功坚守孤城的战例。耿恭所部总兵力不过500人左右。
75年3月,驻守柳中的戊己校尉关宠遭匈奴围攻,向耿恭求援,耿恭当即派出300军士前往柳中驰援关宠,不料途中中了匈奴埋伏,全军覆没。耿恭退守疏勒城时所剩兵力估计不超过200人。而匈奴的兵勇有2万人,加上车师的叛军,围攻疏勒城的总兵力应该超过2万人,耿恭的兵力处于绝对劣势。
另外,当时汉明帝刘庄刚刚驾崩,章帝刘炟新即位,忙于料理丧葬和即位之事,无暇顾及西域边庭的事,更兼永平晚期武备不兴,以至于“焉耆、龟兹攻歿都护陈睦,北虏亦围关宠于柳中。……救兵不至,车师复畔,与匈奴共攻恭”。
疏勒城粮饷储备不足,城被包围,无法筹集粮秣,匈奴又阻断水源,守城的将士处于外无救兵救援、內无粮秣饮水的绝境,将士们不得不煮铠甲为食,榨马粪汁解渴。后来幸好在城内打出了井水,守城将士饮水问题才得以解决。
出人意料的是,正当耿恭所部在危难之时,匈奴营中竟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暗中帮助耿恭,“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后汉书·耿弇传》)。此人就是后王夫人。后王夫人何许人?《后汉书·耿弇传》只有八个字:“后王夫人先世汉人”。这位车师后国国王夫人不忘自己是汉人,冒险资助耿恭,其爱国情怀令人敬佩!
在绝境中的耿恭后来是如何坚守到范羌率援军来救援、回到玉门关的?史书有比较详尽的记述。我疑惑的是后王夫人是如何联系到耿恭的?查遍《后汉书》未能释疑。直到后来我在当地一位农民朋友家中见到一件汉代的乐器,让我产生了新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