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天烛山”的传说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14:00 阅读(0)

  “天烛山”的传说

 
                             文明月入怀
 
       天烛山在湖北赤壁的莲花塘村,位于幕阜山的南麓,它东接中伙南山村,西连赤壁新城区,南靠陆水湖风景区,北通107国道。在山脚下的莲花塘村,有个叫洞门口吴家村子,古木参天,民风淳朴。离村口不到十米,便是赤壁市四十八名泉之一的“石泉”。泉水自清幽的溶洞里流出,叮咚作响,,洞穴深邃莫测,别具景致。据有心人测量,洞口高约6米,宽约4米,以前洞深大约50余米,2015年村民对该洞进行了挖掘清理,现在大约有200来米深。
        洞外终年溪流潺潺,泉水清澈甘醇,水中鱼儿清晰可见。据说长饮此水,可以消灾保平安。在炎炎夏日,站在水中,泉水冰冷刺骨,洞口凉风习习,非常凉爽,一到夏季便有很多人慕名到此避暑。因而洞门口享有“避暑胜地”,“天然氧吧”,“世外桃源”的美誉。
 
 
 
        洞门口天烛山下的“石泉”,远近闻名,而天烛山巅的“照天烛”,却鲜为人知。笔者从当地人口中得知,关于“照天烛”的传说竟有两个版本。
        一说相传在北宋年间,洞门口有一村妇怀孕已经3年6个月了,肚大如牛,但不知何故,孩子迟迟没有降生。说来很奇,就在村妇怀孕期间,屋后的山顶上突现两块形似蜡烛的石头,日夜发光,照亮了天际。正在民间为皇帝暗访风水异象的“钦天监”听闻这一异象,心头剧震,这可是“真命天子”降世的先兆啊!“钦天监”不敢怠慢,立马打道回京,上奏朝廷。皇帝大惊,马上派人日夜兼程赶赴洞门口,欲捣毁“照天烛”。
      而孕妇亦不堪怀孕之苦,一日自言自语:“孩子啊!你可把为娘害苦了,你怎么还不从娘胎里出来啊?”不料腹中胎儿竟应道:“娘啊,孩儿便是将来的真命天子,3天后有一匹白马从门口经过 ,您喊一声,孩儿便出世,骑上白马,奔赴京城,登基做皇帝”。3天后的清晨,白雾茫茫。孕妇依言在门口守望,远远望见一匹白马飞奔而来,她喜极而泣,大呼:“我儿快出来,白马来了。”胎儿应道:“娘,我出来了,”一个筋斗便从娘胎中跳出来,蹦蹦跳跳来到路中间等候白马。及至近了,才看清是一头白牛 ,小孩气急攻心,吐血不止,很快就气绝身亡。
        不久,朝廷的官兵赶到,见“真命天子”已亡,就将两个“照天烛”的部分毁掉后,便回京复命了。从此山顶上突现两块形似蜡烛的石头,再也不见光芒了。
        另一个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云游四方途经此地,见此异象,担心“真命天子”出世,又要爆发战争,生灵涂炭,便拔出宝剑将“照天烛”上 部分削掉了。“真命天子”因此胎死腹中,战争的危机也就随之消弭。后人为了纪念这段动人的传说,便将此山命名为“天烛山”。
       如今,这里虽然没出天子,烛焰也被削,但仍然不失为一块风水宝地。在这喧嚣的新世纪,唯有它依旧山青水秀,民风淳朴,被人誉为‘’世外桃园‘’,“避暑胜地”,我想多与这传说也有渊源吧!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