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忘牛鞭对蜡蝉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5 09:56 阅读(0)
未忘牛鞭对蜡蝉
原创 王振川 河东明心斋
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一诉相思之苦。
这牛郎织女故事,若抛开爱情悲剧,实即一男耕女织之田园风情图也。热爱劳动之牵牛郎,心灵手巧之织布女,正是天然的良配。在传统农业时代,家家皆是如此,并无奇特。
我少年时代,家中常养牛,学校放假,便过起“牛郎”的日子。割草、铡草、喂牛、饮牛、出圈、积粪、拉土、叠圈、拉粪、犁地、耙地……与牛常为伴,亲近大自然。
然我颇少牛郎的勤劳,却多有文人的习气。
扶犁耕田之时,心里想的是诸葛亮“躬耕陇亩”,却很少去管小麦的产量;赶车拉粪之时,心里想的是陶渊明的“戴月荷锄”,却很少去管一晌能拉几趟。
虽然也算认真劳动,心思却常在白云之外。
久而久之,人牛合一,挺勤快的一头牛,能被我教唆成诗意的懒牛。幸而我们万荣大黄牛是名优的品种,祖父又常去牛市,时不时地卖一头,买一头,逐什一之利。而我,只能够教唆一个暑假。只要我离开,换成别人调教,牛又能勤快起来。
记忆中最惬意的场景,是往后坡送粪回来时,一路下坡,人牛皆甚轻快。道旁多种大樗树,树干上停留许多害虫蛾子,一路挥鞭击蛾,鞭法越练越准。比起拉粪耕田这些正经事儿,心里更有成就感。仿佛常山赵子龙在长坂坡的万马军中,来回冲杀,杀敌如砍瓜切菜一般……
数十年过去,村中早已不再养牛,牛拉车、牛耕田的情景便不可再得了。
老一辈农民渐渐不宜劳动,下一辈年轻人则绝少务农。久而久之,田园将芜乎?
樗蛾学名“斑衣蜡蝉”,是害虫。又为中药材,名“樗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