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岗村对接了小岗村?—尼福祥蹲点小记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10:01 阅读(0)
黄岗村对接了小岗村?—尼福祥蹲点小记
黄岗村对接了小岗村?
—尼福祥蹲点小记
文/何建华
世人皆知,中国的农村改革大业,发轫于安徽凤阳的小岗村。公元1978年,穷怕了的18位小岗村汉子,冒着戴资本主义帽子、挨批斗甚至蹲大牢的风险,立了字据,摁了手印,把生产队的土地分包了,大有壮士断腕,不成功便成仁的英雄气概。有趣的是,这一拨敢于率先吃螃蟹的人,历史只是给他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他们非但没有遭受厄运,反而巧遇了著名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巧遇了以强硬手段推行改革、支持改革的国之高人。他们的壮举如星星之火,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势,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农村改革由此全面铺开,并推动了长期封闭的国门逐步敞开。他们的英名载入了共和国的史册,他们鲜红的手印被存入了国家档案,他们和全国亿万农民一道,不再缺衣少食,并一天天日益幸福地沐浴在社会主义的温暖阳光里。
时至今日,从中央高层到普通民众直至舆论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活水源头,毫无岔音地定格在鼎鼎大名的小岗村。
然而,历史的必然中有时真的会蕴藏那么一点小小的偶然;矛盾的普通性中,有时会渗进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特殊性。本文以设问的语气引出的话题,意在介绍一点特殊性,意在揭秘一个长期尘封鲜为人知的史实,即公元1968年时的河南省西华县聂堆公社黄岗大队第六生产队,就已成功地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今,导演这场承包制活话剧的功臣依然健在,一些上了年纪的黄岗人依然津津乐道于五十年前的往事。
现在,就把时光老人拉回到“文革”早期的1967年吧,看看那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
尼福祥,土生土长的西华人,时涉而立之年的他,以县供销社干部的身份,于这年底被派到黄岗六队蹲点。
当时的黄岗六队,社员们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住着低矮的土坯草房,吃着大锅饭,缺钱又少粮。这种状况,与全国绝大多数农村不无二致。入村不久,一向脑子活泛、爱说爱动的尼福祥,虽骨子里尚未形成什么改革闯冒意识,但仅凭朴素的直觉,还是想着既然来了,就要为乡亲们做点事。经过一段时间的串门走访,征求意见,初步形成思路,把生产队单元缩小,分成四个小组,土地承包下去,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尽快把群众从穷坑里拉出来。
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初生牛犊般的尼福祥,几经琢磨,最终还是把政治风险考虑了进去。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生产队可是共和国的基石啊!谁动了这块基石,弄不好就要吃不了兜着走。善想点子的老尼与党员干部和志同道合的骨干分子约定,绝对保密,悄悄推进,无论如何,先把生产搞上去再说。
为防止有人节外生枝,甚而揪辫子、打棍子,尼福祥为四个小组分别披上了红色的外衣,命名第一组为团结起来组,第二组为学习大寨组,第三组为艰苦奋斗组,第四组为战天斗地组。如此红色外衣,与全国红彤彤的政治形势恰好吻合,着实形成了一层厚厚的保护色。
黄岗六队,六十多户人家,十几户亲的近的或脾味相投的,自由组合。六百亩可耕地丈量后一分为四,大牲畜、农机具合理分配。生产队旧有的运行机制全部打乱,以小组为单元的新机制相继建立,社员们均以全新的面貌精气十足的投入了劳动生产。
为了最大程度的释放广大群众的潜藏能量,尼福祥先后采取了如下措施:首先,工分的认定由最初的十天一评改为一月一评。以前日定七分八分的年轻小伙子及大姑娘小媳妇,只要积极能干,吃苦耐劳,照样可以评为十分。吃惯了大锅饭,长期拿十分的慵懒老滑头,可降为九点五分或九分八分。在“分分、社员命根”的年代,高工分就意味着高分配多收入,一试果灵。其次,生产队的铁钟废除,队长的一棒指挥制停止,代之以各组的劳动生产活动自行安排。其三,原来基本属于辅助劳动力的老年男女,组成专门积肥队,到附近林场清扫树叶,按重量计工分,多积农家肥,增加土地肥力。尼福祥还主动拿出个人的数百元积蓄,垫付化肥款,鼓励各组积极筹措资金,购买化肥,促进增产增收。第四,抽出专人,建起了窑场和油坊。狠抓棉花、烟叶、红麻等经济作物种植,在路旁沟旁广栽桐树,千方百计增加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