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山村轶事之 梦回老屋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09:00 阅读(1)

山村轶事之 梦回老屋

 山村轶事之十          
梦回老屋
               
                  一
 
  从小在山村里生活的我,很少看到外面的世界。那时侯交通不便,出门全靠步行,更何况,我村还被外人比低(挖苦)成:“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跌死圪狸(山鼠)弯死蛇”的地方。真的,出门就等于遭罪哩。记得我五六岁的时侯,才去过十来里远的轩岗(跟上我娘买东西),还有五六里地的刘家梁(到我姥爷家住);十一岁时才去过二十里远的马圈村(去本家姑姑家搭礼);十七岁第一次坐火车去原平(参加化学竞赛);十八岁去了当时我涉足最远的地方忻州(读师范);二十岁上才第一次去省城太原,是师范毕业的头一天,老同学陈世平一路拉扯我去的。
  显然,十八岁成人之前,我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山村。正因为如此,我反倒觉得我们这个村子格外美好,而且还不小哩。比方从我家去后底路,本来顶多才百十来米,可是,在当时我会感觉很远很远;那时,村子里人不多,顶多就是三四百人,可是我会觉得人特别多;尤其是村子里的老房子,本来特别拥挤、仄逼,横七竖八躺卧在罩山山腰下的这面坡上,使人眼花缭乱。可我非要弄清这“庐山真面目”不可,然而那时的我,毕竟还小,阅历有限,始终未能遂愿。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我很小的时候就能背下来,但真正弄懂它的深刻含义,还是在最近。其中的原由说来有趣且略带伤感。
  原由之一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生我于斯,养我于斯,座落在吕梁山深处美丽的小山村,不久将不复存在,祖祖辈辈的山里人即将告别故乡,整村搬迁至新的城市。
  俗话说:故土难离。当我们在真正远离它的时候,才突然感觉到它的珍贵,它的伟大,它的美丽。由此,我突然想到,应重新审视它一番,保留下对这个山村的美好记忆,并记录下来,给后辈们留点念想,不至于使他们回了村子,连自己的家门也找不到了……
  其次的原由是,我邢氏族人看得起我,他们委扥我承担起修撰族谱的重任。受命以来,逐渐感觉其困难之大,它需要重新细致地检拾所有与家族有关的历史印记,有所思,有所考,方可有所记。
  正因为如此,我才对村子的老屋作了重新审视,一个古老而鲜活美丽的生活图景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二
 
   追溯我村最初立村的年代,虽无从确切考据,但若称之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点也不为过,据村中龙王庙明万历年间所铸古钟之铭文记载,我村的白家、施家、张家三个大户早已在村里安居生息。而我邢家先祖三才是明嘉靖年间在村内立脚的,只是后来,白、施、张三家逐渐衰落或迁移走了。李家在亁隆年间到村立脚,当时买得是白家的房舍,可见,当时的白家还在,只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新陈代谢,优胜劣汰,最后,村里只剩邢、李两大姓以及刘、支等族人了。
  纵观我村所有老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依山傍水,顺其自然,巧妙利用地形,而不过分局限于正南正北,先人们更看中的是自然之风水,所谓的地灵人杰;其次是先人们视耕地为生命,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尤其是宝地良田,更是寸土必争,所以,人们要起房盖屋,首先考虑的是拆旧建新,而不是向外扩张。因此,千百年来,底下(ha四声)街儿老屋都拥挤在当街周围,上头街儿的老屋都横卧在罩山底下的陡坡上。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