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轶事之 发 引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08:45 阅读(2)
山村轶事之 发 引
山村轶事之十三
发 引
文邢兴亮
一
俗话说:十里乡俗不一般。我们这一带的山村里,把死了的人安葬、埋了,称之为发引,其实就是指出殡,如果说得更通俗一点也叫”打发”。
大多山里人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饮尽了苦水,吃尽了苦头,死了自然也就渺无声息,化为乌有了。入土为安,这是千百年来土老百姓的共同宿命。
尤其是我小时候,正逢文革,是讲究政治挂帅,破四归,立四新,且家家贫穷的年代,村里老了老人,一切风俗习惯、繁琐讲究都从简,简简单单就把死人“打发”了。那时候,上了年岁的人们,互相逗趣时,有一句话是:活得有甚意思哩,死了,一锅红粥撬(本地方言,读ao 四声)出去算了。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早已感觉到,死人是最不好的事情。尤其是逝者的亲人们,更是悲哀痛苦。所以,那时候我最怕我娘发火时说:“你好好不听(读qi 一声)话哇,等你把我气死了(liao 轻声),看你咋活?!”那时,人们嘴里经常喊的一句口号是:“毛主席万岁!”我相信是真的,可1976年,我14岁的时候,毛主席他老人家也逝世了,我这才完全相信,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是任何人不可抗拒的。
二
在我的记忆当中,最早给我留下印象的,是村里一个叫池池的年轻人的打发。池池是谁?恐怕村里七O后以后的人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李福红的大哥李福池(九生爷之长子)。此人命苦,二十来岁时患病,因家贫,医治不力,英年早逝。家人悲痛至极,村人也为之惋惜。
池池发引那天,我记得人们从村子最高处的李家大院,把他抬下来,正好路过我家旧院的大门口,我娘早已在门口撒了一溜子炉灰。当七八个人拾着死人,走过我家大门口的那几秒钟,我的记忆几乎凝固了:人们抬得不是棺材,而是一块窄窄的门板,上面用席片裹着尸体,我分明看到他那两只脚还露在外面……
那七八个人刚走过去,池池的家人们也跟着往过走,众人哭着,他的父母没有哭出声,他们的眼泪早已流尽了……
再后来,记得是我邢氏十五代族人富富爷打发时的情形。此人一生光棍,无后,所以,打发得更简单,那天出引,当街人不少,没有孝子哭,没有鼓手吹打,只有十来个舁(yu)材(抬棺材)的人在忙碌,纸扎也不多,我娘乘机还从那个花圈上,给我揪了一朵纸花,我玩了半天,后来,娘觉得不当(不吉利),扔到炉坑里烧了。
又过了几天,我和别的小娃娃们,到富富爷那个旧院(薛增未院子)玩儿,在他曾住的北面最东的那间房子里,我们还找到一些纸币和一部分旧洋旱烟(香烟)的洋片(画片),那上面画的是水浒传里的108将,每张一将,很有趣。至于那纸币,我爹说那是旧日本钱,早塌号(废止、不流通)了,富富爷的日本钱很多,还用它糊过窗户哩。我爹说:“日本人在的时候,是最暗无天日的社会,人们哪有个活头呢!给日本人干活,挣下钱,过一阵阵儿就塌号不能花了!”
三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人的生活水平普遍有所提高,人们打发老人的排场,也逐步大了起来。
首先是,有的人家还请了总管,那时邢家请总管,一般请的是邢贵林老汉(贵林爷,邢俊亮之祖父);李家是李宝样(宝样老爷,李开前之祖父),总管代替主家管理在丧事期间的所有繁杂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