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沙洲甜蔗有“风格”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2 09:53 阅读(0)

 沙洲甜蔗有“风格”

王海洲
 
时值小寒,北国一片银装素裹,闽南却暖如春日。此时,勤劳的沙洲人习惯在劳作间隙,啃几口清甜的甘蔗犒劳自己,而他们脸上丰收的喜悦看起来比甘蔗更甜。
 
几年前,我就听说沙洲甘蔗以清香甘甜著称,与沙洲食用菌一样深受市场欢迎。我虽曾多次领略那清甜可口的味道,但却未知美味背后的辛酸过往,一直心存向往。
 
“来,拿一瓶尝尝!”突然,一个熟悉的声音跟我打招呼。
 
“没想到我们在角美沙洲首届甘蔗文化节又遇见啦!”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定睛细看那位榨甘蔗汁的热心大哥。没错,正是他——经常在市区石仓路附近卖甘蔗的沙洲人。发际线慢慢向头顶位移,大腹便便,嗓门洪亮,这是他在爱喝甘蔗汁的孩子心中留下的印象。
 
沙洲,地如其名,是九龙江中下游的冲击小岛行政村,四面环水,宛如北溪、西溪合抱的一颗水上明珠,靠丰沛的水土资源养育世世代代的沙洲人。勤劳的沙洲人因地制宜靠农耕传世,用智慧与汗水培育出了两张特色农业品牌:食用菌和甘蔗,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以前驾车去沙洲,第一印象是水多、路险,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幸好有红墙黛瓦、田垄阡陌可以缓解视觉疲劳。行驶在北溪大堤上,一边是奔腾不息的碧水,一边是鸡犬相闻的村庄,好一幅天然水墨油画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村头极目四望,远处水天一色,高架路如长龙穿过;眼前多彩缤纷,一垄垄喜笑颜开的甘蔗身子胀得鼓鼓的,正低头恭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幢幢形似碉楼的蘑菇房十分抢眼,潜心孕育着菇农期盼的金山银山。眼望而今的富庶与祥和,很难让人与57年前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联系起来。
 
在甘蔗文化节展览馆里,当地村民告诉我,1963年春,九龙江流域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在当年北溪堵江中,沙洲人积极响应龙海县委“九龙江有水不算旱”的号召,自觉发扬舍己为人、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涌现了“损失八百算啥,救活六万要紧”的角美公社沙州大队典型事例,为培育享誉全国、可歌可泣的“龙江风格”作出了牺牲奉献。而作为特色农业品牌的沙洲甘蔗,在那场特大干旱中跟沙洲人一样坚不可摧,面对自然挑战选育出了更优的品质。看着一张张旧照片,仿佛当年抗旱救灾的场景历历在目,不免让人肃然起敬。
 
勤恳的沙洲人懂得忆苦思甜,世代赓续传承伟大的“龙江风格”,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出小康之花,而今又奔跑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康庄大道上。沙洲的朋友告诉我,沙洲人致富不忘本,现有部分村民技术骨干踊跃参加国家结对扶贫工程,离乡背井远赴外省担任食用菌技术指导,深受当地欢迎和好评。
 
夕阳西下,站在单塔斜拉桥宽世界之最的沙洲特大桥上俯瞰,纺锤形的沙洲岛宛如一艘锚泊在九龙江中下游的巨型航母,沐浴着祖国深化改革的春风,期待借道厦漳同城大道远航,让更多的人尝到有“风格”的沙洲甜蔗。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