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走了,留给我们的是其亲手编织的竹制器具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1 21:18 阅读(0)
爷爷走了,留给我们的是其亲手编织的竹制器具
我的爷爷
散文/姚 鸣
我的爷爷是一个近邻三村有名的能工巧匠,竹匠、木匠、泥匠,样样都能露一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我家最艰难的时期,七口之家的大家庭,只有父母两个强劳动力,挣得一点点工分,勉强维持着生计。
那时,能省则省是我家的主旋律,爷爷虽不能直接下地劳动,但尽自己所能,用自己的勤巧的双手,承担着家里日常用具的制作。
我家的左侧是一块篾竹园,少说也有四分地的大小,竹子有大、有小,但一根根竹子在爷爷眼里都是宝贵的财富,经过巧手编织,都是实用的家庭用具或生产工具。
从篾竹园里的竹子,编织成家庭用具或生产工具,要经历砍竹、劈竹和编织等几个过程,这是一环扣一环的过程,环环都有技巧、环环都有技术。砍竹,关键不能选择当年的新竹,要挑选竹纹清晰、竹竿挺直、无锈斑、无虫洞和竹叶茂盛的竹子。劈竹可是技术等级很高的活儿,从开片到劈成一片片粗细均匀的篾片,左手握住篾片往右送、右手拿着篾刀朝左推,送和推的力度、速度、角度等恰到好处,才是劈竹的奥妙之处。
掌握好左手送、右手推的力度、速度、角度,这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将竹片细劈下去,使竹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劈篾过程的断裂、损伤的一种技术;而且是有效掌控因劈篾片,刀片划破左手手指的一种技巧,只能意会,很能言传。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难的是在劈竹过程中,不能很好掌握左手送、右手推的力度、速度、角度这一关键的技术要领,以致不仅竹片持常折损、断裂,成为无用的废料;而且频频划破手指,鲜血淋漓,造成自我伤害;最后因此而萎缩不前,知难而退,最终未能掌握这一技术。
竹子开片后的第一步是将竹片劈成篾青和篾肉两类。篾青是篾竹中粘固度最强的一层,其所编织成的家庭用具或生产工具比较经久耐用,一般用来编织成竹筐、畚箕、簸箕和台罩等。篾肉又可以一层层劈下去,劈的层数越多,说明你的手艺越高超,爷爷一般能将篾肉劈到三到四层,这在远近乡村是数一数二的。将篾肉劈出来的篾片叫篾黄,按照篾黄的强度,可编织成买菜、洗菜用的竹篮子,也可按盛放物品的大小,编成底部有竹眼的匾。根据匾的底部竹眼的熙密程度,熙一点的匾,用来晒玉米、生瓜、酱瓜之类;密一点匾可以用来晒蚕豆、黄豆、赤豆、花生等,最密的、没有竹眼的匾可以用来晒细小的农作物,如芝麻、干面、米粉等。也可将篾黄劈成丝条状,将其编织成功能各异的器具,如淘米、盛饭的筲箕。等到夏天,将米饭盛在筲箕里,挂在树荫等阴凉处,既可以防苍蝇蚊虫叮咬、又可以通风防馊,小时候家家都用这个。那时还没有冰箱,炎热的夏天将西瓜放在筐或竹篮里,吊放到水井中,过个把小时再捞起来,尝一口这“冰冻”过的瓜果,消暑降温、缓解疲劳,一股清凉在心头。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对编织竹器工具和用具似乎是个爱好,一有空就摆弄起来,有时还帮乡邻做个草蓝、竹筐,编个竹匾、筲箕什么的。乡邻为了感谢他,有的送几个鸡蛋、留几瓶酱瓜什么的,爷爷都婉言谢绝了。偶然老天放假、生产队不开工时,总有两人主动地争着充当爷爷的助手,一个是我兄长,另一个是兄长的小弟兄。一来两去、冬去春来,经过看、仿、做、练,持之以恒,两人终于从爷爷手中学会了劈竹剖丝、劈片切丝、刮削磨光、编结竹器的手艺,成为村中这一手艺唯一的传人。
家里有一套做木工的工具:斧头、几把大小不一的锯子和各种刨子,那都是爷爷的宝贝,轻易不肯借于他人。我们弟兄四人睡的木床、晚上乘凉的长凳和我们读书写字的桌子都是爷爷用槐树、莲树、杨树打造的。我清楚地记得,我家搭建灶间的木工,包括屋架、樑木都是爷爷一手做的,凹凸相扣、雌雄相接,做的有板有眼;只是撑起屋架和樑木时,爷爷只能在地面指挥,看着年轻人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