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陷入贫穷与稀缺的恶性循环中
我是一个在穷人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从曾爷爷那代起,我们的家族就逐渐没落,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很明白贫穷是一种什么滋味。那是一种在羡慕与自卑中的挣扎。因为资源的稀缺,贫穷的孩子不能享受到好的教育;因为父母忙于繁重的农活,无法顾及自己的孩子,贫穷的孩子只能在无尽的消遣与玩耍中度过,饱受孤独;尽管想过去改变些什么,却因为家庭的重负毅然放弃;这些事情,我们已经屡见不鲜了,网上也有很多对于穷人的说辞,有些人说贫穷的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所以贫穷。也有些人说,贫穷的人目光短浅,出卖体力,不懂得投资,自然就被落入社会的底层;还有人说贫穷是因为你的家庭教育环境赋予你的资源太少了,很多穷人一边怀踹着梦想,一边又默默地安慰自己,先挣够钱再做梦,却发现,梦永远只是梦。于是你会发现很多穷人都默默地认同了这些观点,觉得穷是环境,是性格,是意志力,是判断力等各方面的不足所导致的,他们渴望成功,却觉得成功似乎遥不可及,于是默默地放弃了,把时间花在无尽的体力消耗,无聊的闲谈,无谓的担忧与满腹牢骚中。
我并不是一个从贫穷变为富有的逆袭者,我也不是一个教你如何从贫穷变富有的演说家。今天只是给大家分享一本我最近在读的书《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稀缺”二字。它告诉我们:不是只有穷人才会陷入稀缺,稀缺是所有人都有过的经历,不管你现在是穷人还是富人,也许你已经落入了稀缺的陷阱中。最简单的例子就好比穷人缺钱,所以他要不断地牺牲自己的时间替富人干活,做一些简单,琐碎,重复,毫无乐趣的事情。富人也有可能忙于工作,缺乏时间,而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但是尽管都是稀缺导致的问题,你会发现这时候穷人的抉择要难的多,富人可以雇佣高质量的人才处理这些事情,而给自己放假,对它们来说,这只是1个选择上的问题。但是穷人却没办法不去工作挣钱,因为不去工作,很可能明天孩子的学费交不起,没有钱买生活必需品,没有钱为孩子添置冬衣。这些都是刻不容缓,关乎生存的选择。于是穷人就不断地陷入这种贫穷与挣扎中。 也许你会说,穷人没有理财意识,不懂得规划金钱,不知道积蓄,所以只能单纯的出卖体力来保障自己生活的底线,一辈子掉入稀缺的恶性循环中。一边苦哈哈地干活,一边为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来临的意外操碎了心,却又安慰自己知足常乐,可是一但你陷入生活的瓶颈,再没有了可以出卖体力的资本,你会发现生活是那么的苍白无力,甚至要动员社会的力量去解决。
稀缺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乎心理学与社会学的问题。这本书的作者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诠释成一种社会现象来引发我们对于稀缺的关注。稀缺会导致人们引发管窥,借用,短视,带宽负担这些行为,管窥即你为了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而过分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借用就好比穷人无节制的贷款,用明天的自由为今天的消费买单。短视即你可能因为专注于当下的事情而不能顾及自身的长远发展。带宽负担即你的行动执行力以及认知能力。书中有很多实例,这些就不一一阐述了。了解过稀缺,你会发现,它总是无意识地困扰着我们的生活。
我曾经觉得,贫穷往往是因为人的认知能力以及意志力等因素决定的。可是当看到父母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挣钱来换得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我不认为这是意志力,安于现状,享受安逸可以说的清的。也许你会说是认知能力,他们没有文化水平,没有勇气去改变现状,害怕失败所导致的。可是如果是这样,他们为什么宁愿自己再辛苦再累,也要供孩子读书上学,鼓励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叮嘱孩子不要走他们的路,难道他们不了解自己已经陷入了这种生活的稀缺中,为着这种稀缺而一直辛苦下去,甚至还要在孩子面前自嘲自己没文化,无能的这种痛苦吗?所以他们希望有一天,自己的孩子可以通过努力,将他们从这种稀缺与贫穷的恶性循环中解救出来。于是他们省吃俭用也要供孩子上学,来满足家庭的基本生活开支。 以前不懂事的时候总是觉得:父母没有文化,不关心我们,而且还经常发脾气,每天回家总是听见母亲无休止地抱怨父亲的无能,不顾家,导致我们与父亲的关系日益疏远。现在想想,不是父亲的错,生活的负担总是让他的大脑处于一种稀缺状态,时不时要为着下一笔的家庭支出而操碎了心,无暇顾及其他的事情,在工作的时候想着如何才能让我们下一次的学费准时交齐,而不会去通过寻求改变去冒险挣钱,这是稀缺会有的心态,印象中父亲只有在周末有空的时候给我们每个孩子电话聊聊学习的情况,可是那个时候的自己好无知,心里还不理解父亲的用意,不知道这是父亲用余闲来换得与我们沟通的机会,因为那个时候他的大脑才可以稍稍放松,对于他来说,家人的理解才是最大的支持。 那时候,贫穷的家庭环境无法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于是很有绘画天赋的姐姐收起了自己的画笔,放弃了学业,远赴他乡,为着生存而奔波辛苦。因为资源的稀缺,限制着她的认知能力,用辛苦工作的钱来换取物质上的满足,当金钱不能满足物质需求的时候,她就陷入了借贷危机中,每个月上万的工资都填补了上个月的花销借贷,然后又继续地做着自己都讨厌而又无聊的工作。这就是稀缺中所提到的短视与借用。 直到今年,她才开始拿起手中的画笔,利用空闲的时间去追逐自己的爱好,可是她依旧没有着对于职业的规划,不肯跳脱现在的工作圈子,我常常问她:既然你觉得这份工作并不能改变你什么,那你为什么不辞掉现在的工作,去尝试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呢,你都快30了,再犹豫就没机会了。她说:我也想呀,可是现在的工作薪水这么高,我如果辞职了,上哪里去找高薪水的工作。而且我又没有存款,失去工作后,下个月的房租,伙食有着落吗?况且我现在又没有特长,出去后指不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企业能给我机会吗?这些都是未知数?想想她说的不无道理,她是彻底地陷入稀缺的圈套了,这绝不是穷人才有的思维,一个富人在面临财务危机的时候也会陷入这样的短视与管窥心态之中,于是无尽的借贷就会导致破产。所以为什么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不是最赚钱的,而是始终要保持资金链的不断运转,一但资不抵债就会破产。 从企业缩小到个人,当我们在做职场规划的时候,我们时不时会陷入这样的瓶颈中,你可能会像我姐姐一样专注于当下的财务危机,而陷入稀缺与贫穷地恶性循环中,如果你明白了稀缺的副作用,你可能就会开始大幅度的节省开支,先存下几个月的工资,然后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利用空闲的下班时间学习发展下自己的爱好,思考自己下一个目标,等待时机成熟后,你就可以毅然地辞去这份工作,去尝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然,你会永远陷入这种稀缺与贫穷的恶性循环之中。
你是否依然为着眼下的生活而感到迷茫,我也是处在这样的一个阶段中,写这篇文章也希望与你们共勉。谁都不希望无休止地陷入这种贫穷与稀缺的挣扎中,如果想要跳脱出来,那就好好地想想,就今年,你能改变些什么,你是否已经在为着改变这种困境而开始行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