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圩上的人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09:13 阅读(0)
我们圩上的人
文/万秋娟
◇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深秋的傍晚,天气微寒。祖父摇船到何家塘对岸接了接生婆来时,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个世上,母亲刚刚由一位新媳妇升级成为一位新手妈妈。她忍着痛,手忙脚乱地用事先准备好的剪子剪断我与她相连的脐带。从此我便成了我们圩上的人。
我不知道为何我们这个地方要被称为“圩”,汉塘河的支流横穿过我们的小村子,我们圩上的人世世代代在小河的两岸居住。
我们圩上共二十几户人家,没听说出过什么大户人家,各种姓氏都有,但相互间却又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戚关系。
我出生后的第三天,祖母提着一篮子红鸡蛋挨家挨户地分发。左邻右舍收到红鸡蛋后都客气地对祖母表示感谢,并对我的出生给予深深地祝福。这是我们圩上人的风俗习惯,结婚、生娃,造房、丧事,家家户户必定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
圩上谁家盖新房了,从揭下老屋的第一片瓦起,家家户户至少都会出一个人手帮忙。家里的小孩便跟了大人蹭吃蹭喝,还没到吃饭时间,圩上的小孩都已经围坐了起来等开饭。下午休息吃点心时也是如此,粑粑馒头一上桌,小孩子便一哄而上,手里拿了还不够,还要口袋里装满了。主人家也不怪,由着孩子们去,但凡圩上有一家在造新房,全圩人都开心,都期盼着新房子早一点顺利落成。
上正梁那天,全圩人都走出门来看热闹。炮仗声一响,男女老少都围了上来。糖果从房梁上抛下来,香烟也同时抛下来,大家都欢笑着上去哄抢。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图得并不是那些吃食,纯粹了为了开心,为了热闹。造新房子的主人家照例在晚饭时宴请所有宾客和圩上的人,喝酒划拳,无比喜庆。
一直以来,我们圩上的祖辈们过着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生活。家家户户坚守着屋前屋后的那片田野,安分守己、平平淡淡的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似乎连去城里摆个摊卖茶叶蛋的想法也不曾听人说起过。
我们圩上的男人,无论强壮或是瘦弱,个个都是敢拍胸脯说话的男子汉。遇事敢作敢当,在家里是顶梁柱,在外面虽翻不起大浪,但说话办事都诚信可靠。
我们圩上的女人们大多因经年累月地忙于农活,忙于家务,忙于相夫教子,窈窕的身姿都变得不再挺拔。女人虽没有花容月貌,但个个勤劳、善良、朴实。她们随着自己的男人,安安心心地重复着简单、平静的日子。男人负责粗活重活,女人负责细活轻活。
我们圩上的人,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深谙勤俭持家的道理,这是世世代代传下来的家风。听父亲说,我的曾祖母在世时,通常是就着一节毛豆荚下一碗饭。因毛豆本身鲜美,所以每次吃饭时用毛豆荚蘸一下汤,放嘴里吮吸一下,再吃一口饭,直至最后一口饭划进嘴里,才把毛豆荚里的毛豆一起吃了。其实,不光我的祖辈如此,我们圩上的老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孩子们受着上一代人的影响,自然也不会铺张浪费。
我们圩上的人邻里间大多和和睦睦、互帮互助。我小时候,家里若煮了红烧肉,母亲每次都会用碗装了肉,吩咐我一家一家地给邻居们送点过去一起分享。不光是红烧肉,包馄饨、汤圆或是粽子也都是这样。当然,邻居家有什么稀罕的美食,同样也会送过来。
也曾有过一位新娶过门的媳妇,在娘家是排行老大,被爹妈宠惯了,难免有些骄蛮无理,对公婆刁钻刻薄。心情好的时候很热情,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愿意拿出来与邻居分享。但又小心眼,给了出去过几天会后悔,于是便扯着嗓子指桑骂槐。刚开始有几个人听不过去,便出来回应几句,这位新媳妇便没完没了地吵了起来。久而久之,圩上的人见了她就退避三舍,不予理睬,连同她的男人孩子一并嫌弃。也许是我们圩上的风气渐渐感化了她,她也觉察到了被人冷眼相待的滋味,于是便努力改变自己,现在已是老年的她也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