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明之悟话琉璃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06:24 阅读(0)
澄明之悟话琉璃
江苏 | 钱从碧
2008年初秋,在新加坡乌节路一家大型购物中心的一楼中庭,有幸邂逅了一场台湾著名演员杨惠珊的“澄明之悟”琉璃艺术品展览。当我看着那些琉璃的时候,心中的感觉,就好似李健那首《传奇》中的歌词所唱:只是因为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记你容颜。
它只是静静地端立在展台上,任周边熙熙攘攘的人流涌过。你途经也好,驻足也罢,它自安详以对。但那晶莹剔透、流光溢彩的身姿,总能捉人眼球,哪怕只是一瞥,也不能不在心里赞叹它超凡脱俗的美。
在此之前,对于琉璃,只是在一些古诗中看到过这个词,也知道它是佛教七宝之一,而实物则所见不多。即使在博物馆中有见过一些琉璃珠子之类古代贵族的饰品,因为年代久远,或者破损残缺,或者色泽暗淡,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次一见,实有惊艳之感。
对杨惠珊,之前也略有所闻。她曾是两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后,演技精湛,却不知她在人生事业巅峰期毅然转身,洗净铅华,急流勇退,投身研究、创作琉璃艺术品,并因其独树一帜的东方韵味的作品而享誉业界。
再看看摆在那里的一尊尊琉璃,造型生动、空灵澄澈、美不胜收。有的是一朵素雅圣洁的莲花,有的刻画着大慈大悲的佛祖、慈眉善目的观音,其传递出的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怀和悲天悯人的佛学意境,令人久久回味。
从此,对琉璃,每每再看到它,就会特别在意,也常常生发出许多遐想和感悟。
其实琉璃和玻璃同属玻璃家族,在历史上很长的时间里难以区分彼此。中国也曾经将玻璃视为一种难得的珍品,给它赋予了一个优美的名字:璆琳,后来又演变为琉璃,在战国时期就将其当做和玉相媲美的宝石。
到了西汉时期,更是将其视为国之珍宝。及至元朝,官府专门将其定量生产,以满足宫廷贵族之需。在古代社会物以稀为贵,一小块玻璃足以换取等量的玉和黄金,若是品色较佳,甚至可以上贡敬献给皇帝来谋取一官半职。
就是在100多年前,一块保存完好色彩斑斓的玻璃,也可以换得京城的两套房子。
自从两次工业革命,玻璃可以大规模生产之后,由于制造成分和制造工艺以及用途上的区别,两者才渐行渐远,差距越来越大。前者成为了受人追捧、喜爱的装饰品、艺术品,后者则更注重实用价值,应用更为广泛。
两者就如一母所生的姐妹,因为取了不同的名字,一个听着就高雅脱俗,尊贵好比掌中珠,另一个则朴素平凡得仿如灶下婢。
琉璃与水晶,也是外观非常相似的两种物品。虽然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但是水晶是大自然造化的钟灵毓秀,需要八千万年以上的孕育时间,开采后再经人工巧为打磨雕琢才能大放光彩。
而琉璃则更多地体现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发明、创造,从酝酿、设计、雕刻、燃烧、琢磨、精修……几十步的工序创作,以脱蜡铸造法经1000多度高温烧结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
工艺和温度的变化以及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灵感,使得它更加色彩斑斓、空灵通透、变幻多姿。
也许正是因其反复浴火淬炼方能获得重生的特性,以及虽然千姿百态却具有纯净澄明的质地,让它得以它与金、银、珊瑚、砗磲、珍珠、琥珀一起成为佛教七宝,从而赋予了它纯洁高尚的寓意。
药师琉璃光如来在行菩萨道之时就曾发愿,愿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并以此焰网庄严之功德,度化众生之病苦。所以,琉璃也是修身积德辟邪保平安的吉祥物。
在西方,四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能够独立的制作出小玻璃球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