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童谣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05:36 阅读(5)
张祥:家乡童谣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看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有哪位朋友和我一样,是在不知不觉中用普通话朗读呢?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
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回来…...”
而这几句话,我是唱着读完的,你呢?
是的,这就是陪伴我们儿时成长的童谣。从《找朋友》到《丢手绢》,从“你拍一,我拍一”的《拍手歌》,再到“一二三四五六七”的《马兰花开》等等。至于“小燕子,穿花衣…”这类的童谣歌曲,恐怕全中国的小朋友们都会唱吧。
抛开这些耳熟能详的全民化童谣先不说,我要让大家尝一尝,在农村环境下的那些原始味道。
母爱,是人类历史上永恒不变的温暖话题。不管是城市或农村,不管是富裕或贫穷,母亲的爱,发自内心,体现于行动。母子的交流,可以是亲吻爱抚,可以是喃喃自语,更可以是亲蜜互动。当然,在我的山村故乡,在我的记忆里,永远是这样一幕无法忘怀的画面:
孩子坐在妈妈的膝上,面对面,头抵头,大手牵小手,也前仰,也后合。孩子咯咯娇笑,妈妈软语温馨:
扯郎郎,拜小姐,小姐趿个破油鞋。
油鞋破,两半个,擀面条子,摊油馍。
猫洗脸,狗刷锅,老鼠担水撇拉脚,
撇拉撇拉担不多…...
更多的时候,孩子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小手缠绕着妈妈的头发,听妈妈娓娓道来:
小老鼠,上灯台。
偷油吃,下不来。
喊妈妈,妈不在,
叽里咕噜滚下来…...
碰到小棉袄撒娇耍赖、无理取闹怎么办呢?妈妈会一边轻拍孩子柔软的身体,一边无情地嘲笑:
小丫头,背笆斗,
上南山,摘豌豆。
风来了,雨来了,
小丫头骇的屎来了…...
你就等着瞧吧,装模作样的假哭马上变成梨花带雨,妈妈只好再花上一会时间去哄喽。
乡下孩子最欢乐的时光,就是放寒暑假了。尤其是暑假,白天可以下河洗澡、摸鱼,半天就晒出个小麦色。至于晚上干什么,小伙伴们早就商量好了。吃过晚饭后,月亮白晃晃地照着大地,村庄里的孩子们开始了夜生活。
大男孩们学着电影里的样子,开始组队玩打仗游戏。隐蔽、侦察、冲锋、短兵相接......呐喊阵阵,有声有色。
至于那些年龄太小,没有人愿意要的、不能参加“战斗”的小男孩们,只好加入了女孩的阵营。十多个女孩男孩们,在打谷场或黄土路上,摆出蜿蜒的童子军队形,迈着炫酷的娃娃舞步,嘻嘻哈哈,齐声高喊:
好大月亮好卖狗,
卖个铜钱打烧酒。
走一路,喝一口,
俺问老大娘娘可买狗…...
于是一个年龄大的女孩,扮成虚拟的买家登场。一番装模作样地讨价还价后,小孩们在买家身边陆续站定。只剩卖家一人了,她会捡起一块小石头,双手放背后,把石头握在某只手中,然后两只手上下迅速翻转十几次,口中念念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