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河—嘎仙洞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03:19 阅读(0)
阿里河—嘎仙洞
蔡昌旭
阿里河站,建于1960年,位于伊加线170.7公里处的一个三等站。站址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
“阿里河”河名。鄂伦春族语“起磷火的地方”,此地夏季无风之夜常有沼气自燃现象。当地鄂伦春人误认为是磷火,因此而得名。镇以河命名,因为阿里河水流经此镇,河床宽阔,水深幽静,居住在阿里河两岸的汉、蒙、回、锡伯、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享有阿里河的风光。阿里河镇西北9公里处有鲜卑石室旧遗址。洞是北魏皇帝鲜卑祖先居住过的旧址。洞内有北魏皇帝拓跋焘对他祖先歌功颂德的祝文。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最早文献记载的少数民族遗迹。
阿里河位于大兴安岭北麓,东西毗邻黑龙江省,南部与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阿荣旗相邻,西与牙克石市和根河市接壤。阿里河河水流经此地,又是达紫香花争相斗妍,草木荣荣,万物复苏,山野盛产柳蒿芽,鄂伦春语称“苦门乐”。采回家中鲜食或晒干送给友人,招待客人,捧上此菜为上等野味佳肴趣味良多。
每到夏季,百花争妍,花香飘逸,山区产的都柿、野玫瑰、红豆、水葡萄、山丁子、稠李子、榛子等。秋季是收获的季节,正是动植物、药材收获的黄金季节。这里居住的各族人民开始采集山货。冬季时节,雪海茫茫,山林披银挂玉,森林木材资源,源源不断的运往祖国各地。风调雨顺之年,山区盛产蘑菇、猴头、木耳、黄花菜;飞龙翔于林间上空,婉转歌唱,獐、狍、鹿、犴嬉戏于松林深处,白桦林间或溪水岸边景致极为壮观。
阿里河在重峦叠嶂,林海苍茫,云雾弥漫之中。在一石壁如利剑刺天,古松环抱的半山腰隐现一个洞口呈三角的天然古石洞,它就是闻名遐迩的“嘎仙洞”。
嘎仙洞在鄂伦春民族历史上有许多优美的传说。相传远古时候,有位叫嘎仙的勤劳勇敢的老猎人及其儿孙住在这里,为了保护家园不受侵害,出猎时,他们用一块巨大石头堵住洞口。一天一个魔鬼发现了这个宽敞舒适防暑御寒的嘎仙洞垂涎三尺。便对嘎仙说:“这个洞,你住了这么多年,也该让我住了。”嘎仙厌恶的说:“不知高低深浅的家伙!你有何德何能侵占我的家园?魔鬼说:“我力大无穷,能移山填海。”嘎仙叫它把洞口的大石头送到甘河对面的山包上去,魔鬼夹起石头就跑,一会儿累了就背着走,没走几里地就压爬下了。而嘎仙捡起石头一下子就扔到指定地点。魔鬼不服输。第二次较量自诩射箭百发百中。嘎仙就让它射那座山,第三箭竭尽全力射,箭在那座山的石头上轻轻划了一道不深的痕迹。而嘎仙只弯弓一箭,就办马佐山穿了个大窟窿。这就是是齐奇岭西南,阿里河东南的那座“窟窿山”。魔鬼见两次较量都失败了,恼羞成怒,便点起鬼火吹起邪风,扬言要把兴安林木和嘎仙洞家园变为灰烬。而嘎仙把地上江河,天上云雾化作倾盆大雨,讲魔鬼鬼火浇灭。这时魔鬼气急败坏,向嘎仙猛扑过来,嘎仙飞起一脚将魔鬼踢翻,它惨叫着滚下山去。这就是“嘎仙洞”名称的来历。
嘎仙洞,东西宽二十八米,南北长九十二米,高二十米。1980年7月30日下午4时,原呼伦贝尔盟考古工作者米文平等,终于在这个神奇山洞内十五米处西侧石壁上发现了北魏太平真君思念七月二十五日来此洞祭祖时对其祖先歌功颂德,铭刻在石壁上的祝文。“维太平真君四年祭东岁七月二十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管,中书侍郎李敞,傅尧,用骏足,一元大武,矛毛之牲,敢昭告于,黄天之神;启辟之动,佑我黄祖,于彼土田。力载亿年,聿来南迁。应受多福,兴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后胤,延及冲人。阐扬玄风,增构崇堂。克翦凶丑,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来王,始闻旧增,爱在彼劣。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兴起子皇祖。绵绵瓜笊,时惟多佑。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荐于,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黄祖先可寒配,皇比先可敦配。尚饗!”“东作师使念凿”这篇祝文,据考证至发现距今已有一千五六十年的历史。嘎仙洞是古代鲜卑人居住的石室遗址。与《魏书.礼志》中记载的相符,它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最早见于我国历史文献记载的少数民族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