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训——百善孝为先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21:13 阅读(0)
我的家训——百善孝为先
什么样的家训,出产什么样子的人。一个好的家训,不但影响到人一生的发展,更能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我家的家训有好多条,其中首要的一条便是孝老敬亲。
孝老敬亲、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孝”始终贯通其中,推动了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论语·里仁》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省心录》里林浦论,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也就是说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
我出生在农村,我的父母都是勤劳朴实心地善良的农民。父亲十七岁那年,爷爷就去世了。父亲与奶奶相依为命,顽强度日。父亲是独子,奶奶自然对父亲疼爱有加。但疼爱不是溺爱,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老太太,硬是利用自己制定的家规家训,把父亲培养成为一个知书达礼,德才兼备的人。
父亲是村里有名的大孝子,好多时候,他宁愿委屈了母亲,也不愿惹奶奶生丁点儿气。看到谁家对老人不好,不赡养老人,父亲一定会亲自登门造访,借古说今,给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直到那人从根本上认识到错误,端正态度,对老人好了父亲才肯罢休。
同样,父亲对我们姊妹几个,从小灌输的理念就是“孝”。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任何理由拒绝,人若不孝,猪狗不如。试想一下,连生你养你长大的亲生父母都不孝的人,对别人更不会好到哪里去。
父亲和母亲以实际行动感召着我们,践行孝的理念。奶奶在我们家里从来是以皇太后身份自居的,父母对她非常孝敬,不让奶奶干活,好吃好穿的从来先给奶奶。直到今天,父母对奶奶的那些孝顺尊敬的事儿在我们心里挥之不去,他直接影响着我们对自身要求以及对下一代的教育理念。
还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教育孩子首先要孝老敬亲,长幼有序。有好吃的首先让他分给爷爷奶奶吃,分给父母吃,最后再轮到自己。自私是每个人的天性,孩子也不例外。开始他肯定不愿意分享,便给他讲孝老敬亲的典故,讲伦理道德的故事,讲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的关系,还有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讲的次数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通晓了。也就接受了我对他灌输的孝老敬亲的理念。
习惯成自然,任何教育理念也是一样,孩子出生像一张白纸那么纯净,关键是父母要在这张纸上给他制定什么规矩,描绘怎样的愿景,要他做什么样的人。
记得孩子上高中住校那会儿,半月回家一次。每次我去接他回家,必然先带他去看望爷爷奶奶,陪着吃顿饭,说几句话再回家洗漱。紧张疲惫了半个月的孩子自然是想先回家洗漱休息的,有时候甚至表现出不满意的情绪,但我还是坚持我的做法,先去看望完了爷爷奶奶再回家。
在我的严格要求下,高中三年,不管多累,每次返家孩子都是顺路先去拜访爷爷奶奶后再回自己家里的,后来在外地上大学期间,我叮嘱他每周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报个平安,免得他们挂念。孩子很自觉的每周除了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外,还不忘问候一下我们,叮嘱我工作不要太劳累。
孩子上小学那会儿,有次问我,妈妈我觉得你对我爷爷奶奶比我爸爸对他们还好呢!我问他从哪里感觉到的,他说,你给他们买吃的穿的用的,而你做这些的时候我和爸爸并不知情。我和他说,他们是你爸爸的父母,是你的爷爷奶奶,孝敬老人天经地义,不需要任何人来安排你怎么做。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一颗敬老孝老的心,孩子懂事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