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的家训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21:07 阅读(0)
俺的家训
我出生在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家庭,从小顽劣,桀骜不驯,常常免不了父亲的棍棒之教。
父亲虽然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他坚持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专门为我量身定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至今每每想起,都会不寒而栗……
深秋的天已经凉了,天空中不时飘着落叶,然后又跌在地上,躲在墙角。我从外面回家,见父亲正拿着一根树枝在比划着。我以为父亲又要编制什么新鲜玩意儿,就上前踅摸,树枝是陈年的柳枝,有父亲的大拇指那样粗,长短数和我的身高差不多。父亲把树枝皮扒掉,又用碎瓶碴子挎滑溜了,然后在猪圈门口点了火熏烤了一遍,直到自己满意了,这才笑着对我说:“这是为你准备的。”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屁股,心想,你能做,我就能偷。
“大让小”,这是父亲教育我的第一个家训。“《玉篇》谦也,《类篇》退也,《字汇》先人後己谓之让,《书·尧典》允恭克让,《左传·文元年》,让,德之基也”。这是古人对“让”的诠释。
我家姊妹六个,弟弟最小,凡是好吃的好穿的,都是他优先。我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就变着法地打他,折磨他。
父亲喜欢喝酒,常常把酒壶放在窗台上。趁着父母不在家,我倒了一杯给弟弟,并许诺如果他喝了就给他一块钱,弟弟便一饮而尽,结果,他醉的不省人事,我也第一次尝到了那根柳枝打在屁股上的滋味。
我还狡辩,那是大让小。父亲又打了我几下说:“好事要让。”从那时我才知道让人是一礼,让能让出海阔天空。
“食不言寝不语”,这是父亲对我说的第二个家训。“食不言,寝不语。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这是孔子在论语中的阐述。每到吃饭,我和弟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东扯葫芦西扯瓢的没有个正经话,一碗饭要吃半个时辰。这个时候父亲的棍子又有用武之地了。他刚把手伸到红席下又空着手抽出来,他万万没想到棍子不翼而飞。父亲知道是我所为,就拧着我的耳朵转了一个圈。虽然我的耳朵火辣辣的痛,可心里高兴的眼里愣是没掉个眼泪。
“食不言寝不语”不仅仅是文化传承以及礼貌的象征,也是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吃饭的时候专心吃饭,睡觉的时候专心睡觉,这样才能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父亲去世那年我才8岁,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更是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母亲下地干活去了,我和弟弟坐在家门口饿的眼冒金花,突然发现邻居家的那棵枣树挂满了赤红的一树大枣。我俩做不到“望梅止渴”,我让弟弟在树下等着,我爬到墙上摘了大枣扔给弟弟,这还不过瘾,就把大枣多的枝子折断扔下。我俩吃饱了,可枣树却面目全非,树枝树叶满地都是。
母亲刚进家门,邻居家婶婶面带怒气闯进屋里,指着我俩破口大骂。等我母亲弄明白缘由后,气的她身子像筛子似的颤抖,嘴唇发紫,泪眼婆娑。
我上炕摸出那根木棍递给母亲,母亲接过扔在一边,小碎步跑到石磨旁边,抄起磨棍来到我身边。母亲把磨棍递给我说,去把瓢里的玉豆磨出来,说完进屋趴在炕上抽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