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我苦命的高考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6 05:41 阅读(0)

 我苦命的高考

四川广安 | 钟明全
 
说起高考,顿生痛苦。因为此生,我先后参加了数次高考,却终究没能进入正规的院校(但后来在单位上参加在职培训,却也进过北大、清华、人大等名校)。似乎,这便是命。没有学位,没有自己术业的专攻,没有骄人的学历身份。
命运阴差阳错。上帝给你开了这一扇窗,便会关闭另外一扇窗。
虽然我生在农村,却又算不上纯正的农村人。父母在刚解放的时候先后参加了工作,说来我也算是干部家庭的子女。然而,母亲却在某一个时期因身体的问题被下放回到农村。于是,我自知道世相起,便生活在农村,学习在农村,劳动在农村。好在,我的父母都很重视子女的读书。我发蒙也早。据说,我4岁多就跟着表姐一起到张家祠堂读书。一场意外的劫难,让我差点在5岁那年离开人世。自那场灾难后,我又重新开始学习走路、说话,就像才满一岁的孩子一般。医生曾断言,我病好以后,可能不能用脑了,也可能不能结婚生育了。当然,读书,也就不得行了。
但是,作为家中的男孩,父母总是很重视我的读书。在观阁的时候,先后在张家祠堂、青莲庵上学。尤其是在青莲庵,程姓老师对我很好,我也爱学习。可他们时常担心我学多了,脑壳转不过弯,会影响我的神经。所以,当我们从观阁迁家到金广的时候,又涉及到我读书的问题。在八角庙,我降了一级。在金广,那时小学毕业升初中需要推荐上学,我竟然没有被推荐上。回到家里,我便落泪。父母去找了人,我才得以进入初中。在金广读初中接近两年,到毕业的那个学期(那时应该是1978年毕业),父亲看到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可能无法考上高中,便将我又转学至广安二中,从初二读起。现在想来,如果那时直接在金广参加中考,那么我该是78级的初中毕业生,如果能考上高中,那就应该是在1980年参加高考。结果,我在广安二中,于1980年初中毕业。为了解决就业(那时的就业可是一个真正的改变命运的硬的道理),脱离农村户口是最大的目标和方向。而如果,唉,已经没有如果了。如果当时我母亲的政策能够在1980年之前落实(在此之前正在申报落实之中,但直到我考入师范后,母亲才于1980年下半年解决她的工作、城镇户口问题,随后妹妹们农转非),也许我的选择就变了。
还是说一说我的没有高考的却算成功的中考吧。
就读广安二中,在当时广安的条件也算是最好的了。记得那时,父亲为了我转入广安二中,算是放下了他的面子,向该笑的人笑,向该求的人求。总之,进入了那个班级,成了二中的学生。而我又天生有些倔强调皮,常常会引得老师说我“特殊”(这个名号在我一生的求学中可能很多时候都背起的)。而父亲对我则相当严苛,因为他知道,没有其他办法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只有靠自己努力的学习。在那时,我的物理始终上不去,尤其是那个握线圈、看电流的那种。后来,父亲找了他单位的同事,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的叔叔为我专门辅导物理。而我自己也逐渐意识到,读书才是改变自身的唯一出路。当时,我的数学时好时差,极不稳定,为了数学能上去,我在老师讲课、评讲、修改作业后,总是将做错了的题重做一遍,再到老师的办公室,认真听取老师给我指教。然后,再拿给老师批改,再做。应该说,那年能中考成功,与我这两科上去关系甚密。而背科类,则是反复地去背诵,默读。中考预选起后,可以读高中,可以再考中师中专。我选择了后者,并且顺利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就此,埋下了我对高考向往的梦,以及对高考升腾起的那种莫名苦痛的感觉。
进入师范后,一面学基础知识,一面学专业知识。当时进入师范的学生,似乎都是那种自以为不错的“天之——中等骄子”。他们大都和我一样,好想能够在读师范的时候,又能参加高考。可是,那时的学校却是绝对不允许的,我们中等师范学生只能被命名为“万精油”——什么都会点、什么都不精的那种。为此,我在1984年(毕业后的第二年)写过一首长诗《不该回忆的过去——几个师范毕业生和他老师的谈话》,深刻地描述、剖析了那段师范学习生活的岁月,畅想了我以及我们那个时代无数中等专科学生的人生愿望。开首引用了奥马尔-哈亚姆的《柔巴依集》中的一首诗——“如果你愿意探索这种奥秘/耗掉你生命的珠片,那就快去!/真理和谬误也许只差根毫毛——/但请问,什么才是生活的真谛?”而在这首长诗的结尾,我用了这样的话: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