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爷俩”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5 06:59 阅读(1)
【小说世界】尤东明:“傻爷俩”
村子里只要能吃得动饭的人,都认得这“傻爷俩”。因为这爷俩是来村子里卖米卖面卖油的。
爷俩的话少,就显得漠然。不像别的生意人,油嘴滑舌,专拣好听地说。所以,满村子里的人,都不知道这爷俩姓啥,是啥底细。只是知道,这爷俩是百里外的城里人,批发了米面油下乡来卖。每十天必来一趟,把前后的几个村子转一个遍。
儿子面相长得还算清秀,二十几岁的模样,个子也高高的。老子,有五十多岁的样子。
傻的是儿子。因为村子里几乎都没有人跟他的儿子说过话。儿子给买米买面的人家送米送面,放下就走,从不说一句话。老子坐在车里吸烟,收钱,放吆喝生意的小电喇叭。老子的话也极少,除了生意,几乎没话。但他一天到头,总是穿得板板正正的。儿子一天到头,却造的灰头土脸。一件原本军绿色的作训服,总是被一身白面沾抹着,看不出本来的颜色。所以,村子里的人们就认为他傻,就为老子惋惜。
起先,有好几个流动着卖米卖面的车。大家都不知道这爷俩是啥时候加入进来的。只是知道,开始的时候,人家是开着四个轱辘的农用车来卖米卖面,这爷俩则开着一辆破三轮子来卖米卖面。
四个轱辘的车跑得飞快,等这爷俩突突突地“抖”着那辆破三轮子来到村子里,人家开着四个轮子的,都把米面油卖过两三轮儿了。
就这样,傻爷俩的米面油也不降价,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但这爷俩卖出去的面、米,油保质量。如果谁说质量有问题,爷俩也从不争执,管换。有好事的人连着换了两次,就不好意思再换了。而且下次买面买米还一定就买这爷俩车上的。有人家一时手里不宽裕的,也不要紧。虽说不认不识的,老子也只管叫儿子送去先吃着。赊账出去的米面油,下次他开着车在村子里转两圈,都不用张口要。也有不要脸的人,赊欠着不给。村子里的人就说他:“人家拖着一个傻儿子,卖个米面的,容易吗?赶紧给钱!”
春天,村子里的娘们儿们纷纷抓回许多鸡鸭鹅雏来,爷俩的三轮车上就多了饲料。一天下来,卖饲料居然比米面油卖的还多。村子里的人们就说,谁说人家爷俩个傻?看,人家还懂得多种经营呢。但爷俩卖饲料,价格跟城里的一样,人们就都从这爷俩的车上买饲料。算下来,比去城里买还省下了车票钱和运费钱。村里人又说,这爷俩的脑袋瓜子,是不太灵光,是有些冒傻气儿。
爷俩的三轮车上,经常有农家小菜园子里摘的新鲜蔬菜,香瓜,西瓜,烀熟的青苞米棒子。村子里的人和老子开玩笑:在谁家的菜园子里偷的? 老子笑笑:朋友送给尝鲜儿的。村里人就在心里不服:哼,就你,还有朋友?
可就凭这,也不知从啥时候起,那几个卖米卖面的车都不来了。这爷俩的三轮子,也换成了跑得快的四轮儿了。
村子里的人们就猜测,莫非这傻爷俩懂得营销策略?毕竟,鸟枪换炮了。可看这爷俩“涛声依旧”的样子,又不像是懂得什么策略的样子。
后来,村子里有人在城里看到了傻儿子。回来就说,人家那儿子也不傻呀,穿西服打领带的,蛮精神,蛮阳光地呢。
大家就诧异:这爷俩,是玩的什么噱头呢?
后来,又有人透露,说这爷俩有一个面粉加工厂。
人们更诧异了:自己家有加工厂,还出来卖面?这生意经叫他念的,简直是滴水不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