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5 00:25 阅读(0)
地道
李峰
我们常说,某某酒店的某某菜做得很地道。我理解,地就是地域,道就应该是指根本或规律。地道的菜,那是指千百年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取当地的食材,用当地的调料,做出的符合当地人食用的地方菜品。这些菜,往往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口味,来烹制出富有明显地方特色的菜品。
这些菜品的流传,并不是靠一本一本典籍来记载,更多的是口口相传,渠道主要在民间传承。比如莲菜的吃法,过去我们当地把它称为“细菜”,那是针对土豆、白菜、胡萝卜说的,这些当然就是一些不值钱的“粗菜”了。以前,莲菜只有在过春节时才买一小截吃,做法也不多,大多时候是用竹筷子轻轻的削了皮,切成薄薄的片在开水里焯一下,凉拌上吃,谓之“凉拌藕根”,吃起来很脆很脆的。当然,现在一年四季各大超市都有卖莲菜的,也没有那么金贵了。湖北的莲菜应该是全国最好的,有一年,我去湖北的老河口市出差,主人接待我们时就上了一锅莲菜,那是一道铁锅菜,烧热的铁锅里有莲菜、鹅卵石、猪蹄,味道十分鲜美。人家那莲菜是切成一块一块的,和猪蹄炖在一起,夹起那一块莲菜时,还有丝线拉起,晶莹剔透,有如蚕虫在吐丝,粘粘的,很筋道。至于那些鹅卵石,我觉得它的作用可能就是为了保温。许多年过去了,这道菜仍让我回味无穷。返程时,我们来到了一个菜市场,想买一些湖北莲菜回去。在菜市场,我看到一堆堆的莲菜上都裹满了污泥,我想问一问有没有干净一点的,我的一位同事说,这就是真正的好莲菜,就是要买这种带泥的。我过去卖过菜,为了让顾客好看,我们就用药水把那些莲菜浸泡的白白的,其实是很不科学的。我信他说的,至今无论在哪个城市,我买莲菜只买外面带泥的,不买那白白净净的。可见,要做好一道地道的莲菜,食材必须是原汁原味的。2019年4月12日,我又去了趟湖北,在宜昌市的一个叫“唯义”的小饭馆儿里,我点了那道铁锅菜的同时,还要了一份“藕汤”。那是用鲜藕块和大骨汤炖成的,据说:煮熟的藕性味甘温,能健脾开胃,益血补心,主补五脏,有消食、止泄、生肌的作用,号称“中华美食、民族盛宴”。吃着藕菜,喝着“稻花香”美酒,那真是一种享受。别看那小饭馆不大,可是人家是在用心做菜。人家能把食材的特性,根据不同的烹饪方法,充分发挥出来。尤其是藕的营养价值,在炖菜、煲汤时,下功夫进行提炼,包括盛菜的器皿也非常讲究,该用铁锅的用铁锅,汤就放在煲里,看起来舒服,吃着鲜美。从而,成为了当地的名菜,让人非常喜爱,流连忘返。结束旅游行程的最后一顿饭,大家提议还是到那个小饭馆用餐,看来同行的朋友们与我都有同感,那味道已深深地渗透到我的味蕾里。用餐结束时,我还特意向服务生索了一张菜谱,想回来后自己也买些莲菜试试。过了些天,收拾旅行包时,可惜这张菜谱丢失了,很遗憾。看来我们做不好一些事情,关键就是不用心,不细心,连一张菜谱都能搞丢了,做出的菜还能靠谱吗。好在当时用手机拍了几张图片,还能找出一些记忆。早些年,孩子在杭州念大学。每次探望孩子都要买些藕粉回来,或送人或自己冲泡。在西湖边喝人家冲泡的藕粉时感觉浓浓的,好像是在吸吮着干净的空气,生津爽口。可是买了许多回来扔在那里很久,慢慢地也就忘记冲泡了,时间一长,有的就过保质期了,再冲泡也就不是那个味了,更谈不上地道和正宗了。估计好多人都是这样,每次旅游总是要大包小包买许多的地方特产,回来就弃之不理了,吃的少,扔掉的多,这也算是一种旅游通病吧,藕粉,那是“细菜”压榨出的精华呀,可惜了。
每个地域范围内都有自己独有的地方,菜品各自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代代流传下来,要做出一道地道的菜,食材的选用首当其冲,食材选用不地道,是假货或仿制品,那一定会冤枉了大厨的手艺。这种菜,食之不伦不类,味同嚼蜡,形容也会十分丑陋。当然,这也包括调料、佐料。我的老家有一道地方菜:讓三药。我很喜欢吃,家人朋友聚会,经常会点它。但也有时候就让我很难堪,饭店里选用的长山药,不是我们老家地道的冀村长山药,不绵不沙,吃起来脆脆生生的,那应该是菜山药,那种长山药,清炒和加木耳炒还可以,但绝不可做成讓山药,吃起来一点感觉都找不到。至于那焦作的铁棍山药,细长细长的模样,就更不可以加工成讓山药,可能当做一种中草药更好。现在,超市里卖的调料种类多得数不清,什么生抽、老抽、味极鲜、蒸鱼豉油……这些调料在做一些创新菜或南北融合的菜品时,应该能用得上,也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受一些年轻人的喜爱,但做地道的传统菜式,还是用那些地道的调料为好,比如醋,一定要用纯粮酿造的粮食醋,而且发酵时间好像酿酒一样,一道一道工序进行,不能偷懒,不能偷工减料。比如酱油,我们小时候吃的那种栖油秃子熬出来的就好,味道正又上色。还有就是做菜的火灶,有些菜用煤气和天然气灶是炒不出那个味道的,有时还有串味的危险。我们老家最有名的就是“三八八”席,做一桌地道的“三八八”席,要上全八个碟子,八个盘子,八个碗。荤素冷热相配,有肉吃,有菜品,有汤喝。大有宫廷“满汉全席”的气势。除了那些地道的食材、调料外,做一桌“三八八”席之前的几天,就要垒起几个炉子,这些炉子要由专业的工匠来做,垒不好会突然坍塌下去,对人造成伤害。这种炉子的炉体用砖来砌成,外面用麦秸与黄土和好的泥来裹上,炉膛里有铸铁炉排,高度比家里的灶火稍高一些。砌好后风干几日,方可使用。有细心的人家,为了确保安全,用粗铁丝把炉体四周箍上几道,那就结实多了。为了怕遇到阴雨天气,这些炉子上空都要用帆布搭成一个临时的帐篷,谓之“撑棚搭帐”。有人担心这种炉子不结实,我的看法是:一来它的结构是“八卦”形的,底子宽大,越往上越小,稳定性很好;二来垒炉子的砖本来就是由泥土脱胚烧制而成,累成炉子后,加热再烧,会越烧越结实,有的砖块烧得会像石头一样坚硬。我们把这种炉子叫“霸王炉子”。点燃这种炉子时,先用劈柴和黑炭燃烧,一方面把新炉子烧成一个整体的东西。如新车走合一样的道理。等火旺后再加入焦炭,冒起的火苗是蓝色的,而且没有烟,火力达到一定温度时,几米之内,都烤得停不住人。这种“霸王炉子”点燃后,几日之内就不再熄火,下半夜不使用时,用黑面煤把火盖上,我们称之为“埋火”。只有在这种炉子上做出的“三八八”席,才有传统宴席的地道风格,也只有在这种炉子上烧出的菜,才能体现出正宗的味道。现在,许多饭店推出的焦熘这个,焦熘那个,哪有这种焦炭上烧出的好吃,不是一回事。再说那用的笼,分几尺大笼几尺大笼,根据铁锅的大小来定。笼箍用竹片扎成圆圆的,笼帽用苇席来做,上一个笼屉和下一个笼屉,严齐合缝,锅里的水汽一上来,大笼就越蒸越紧,味道一点也跑不了。掀起大笼时,那菜品的美味,弥漫在整个上空。在这种“霸王炉子”上做菜的,我们称为“上灶的”,也就是大厨的意思。那些剥葱捣蒜的叫“贴厨的”。也就是徒工的意思。坊间,也有称做饭的,为“熰脚面的”,那是个贬义词,不好听。叫“串百家门的”,还勉强能说过去。每个“上灶的”工具都是自带的:自己的刀、自己的炒勺、自己的笊篱,连擦脸的毛巾、围腰也是自带的。如同现在开自己的车,开惯了不手生。他们戏说:用别人的不会用,用自己的听话。每次做完饭菜,那些做学徒的都会把师傅的工具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师傅的围腰包好。这个点,上灶的师傅会在别处喝点小酒,抽颗烟,喝点茶水,等东家开工钱。这道宴席,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许多传习之地,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