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室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18:23 阅读(0)
图书室
文/贺建忠
说起来真的非常汗颜,五年级的图书室成立了许久,我居然没有出过一丁点力,没有贡献过一本书。家里虽然不至于家徒四壁,但在书籍这一块确实是一贫如洗。父亲上到小学,母亲完全文盲,就连家族中的至亲也罕见读书之人。所以,从小除了我的课本之外,几乎不曾见过一本多余的书,只是偶然能够见到村里人传阅的小人书。因此,当班主任号召学生们每人带几本书建立班级图书室时,我的内心恐慌不已——这个作业恐怕我又完不成了!
面带着尴尬,忍受着愧疚,我亲眼目睹了图书室从无到有的过程。除我之外,其余的同学或多或少,或新或旧都带了一些书过来,而我只带来了双手一摊的尴尬。其实,其他从芦贵圪卜、瓦窑圪旦和刘五圪旦来的农村来的同学也未必比我强多少,真正比我们强的多是来自东土城的同学。东土城虽然在五原境内,义和渠畔,但并不归县政府管理,而是归自治区直管。对我们而言,东土城一直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虽有良田千顷,却没有一个农民;虽地归后套,却都操着普通话;虽有数座高墙大院,却都关着犯人。实际上,这个神奇地方的全名叫东土城劳教所,而那些管劳教犯的职工子女,就是我们的土豪同学,其藏书之丰富,常常令我们瞠目。对半的农民子弟与对半的工人子女同校而读,同班而学,在当时五原县村级小学的范围之内恐怕不多。因此对我来说,是十分幸运的,能够让我以泥土之身沾染书香之气。
自此,闲余读书成了班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今天的书,只要想读,想买多少就有能力买多少,但苦于读书的时间逐渐减少,想当初基本上是时间大把而书籍全无。80年代,读书是提升知识的唯一途径,多数同学也都热衷于此。
作文的突然好转,与图书室的建立不无关系。在寒冷的冬季,上午放学到下午上课的2小时间隙,我并不回家吃饭,而是在火炉子上烤馒头得同时啃那些图书室里的书。记得当时最喜欢新疆阿凡提和内蒙古巴拉根仓的故事,因为地主恶霸我们虽不曾见过,但并未走远,还能体会到智者戏弄权贵的快意。除此之外,就喜读各种作文选,读到后来,哪位同学的作文属于高仿或引用过度,我都能明确判断并指明出处。读过的其他书籍可能也不少,但思索再三,留有痕迹的十分稀少。总的来说,火炉、馒头和书是我小学后半段度过冬季午间时光的三大要素。火炉给我温暖,馒头让我杜绝饥饿,而图书让我精神有所依托。
感谢当时班主任的英明决策,感谢爱心同学的慷慨捐赠,感谢午间捧读的美妙时光,若没有图书室的建立,少年时代的日子难免会黯淡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