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撮麦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15:42 阅读(0)

 撮麦

               文何建华
 
 
       家乡曾有一句俗语,叫做“网包抬猪娃儿,蹄爪(zhuă)儿都露出了”,其意多喻某人某事不攻自破或自我暴露。这句看似既俗又简的话,细究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因为它暗含着一种农耕文明,或者深藏着一种农耕文明的活化石,它联系着一种传统的、刚刚淡出人们视线的收麦方式。
       现代化的收麦方式是用收割机(译音康麦因)收割,它不属于中国的发明,从国外传入只不过六七十年的历史。一直以来,中国人收割小麦用镰刀,纯手工,代表着中国相当长一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看看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其中就有镰刀的形象。透过这一点即可明白,用镰刀人工收割农作物的思维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多么的根深蒂固。
       在绝大多数国人的印象中,似乎割麦的镰刀,只有月牙形的镰头、镰库加上长而带弯的镰把一种,其实不然,还有一种叫散镰。这种镰刀,长约三尺,宽约二寸,呈长条状,安装在一个特制的器物上,一人操作,一人推着网包与之配合,其收割效率至少可以提高四五倍。这种收割工具,乡民们称之为撮子,它只适用于土壤肥力最差、小麦长势最次的麦田,高产稳产的地块,撮子根本派不上用场。
       撮字,现代汉语注音其一为cuō,释意有几种,其中一种为:用簸箕等把东西聚在一起,举例为“撮了一簸箕土”。勤劳智慧的劳动农民可能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发明了撮子。
       撮子的整体形状的确有点像簸箕,但它只是用薄薄的竹篾编成,篾条很稀,体重很轻。撮体呈大半圆型,撮口处安散镰刀片,右侧有一米多长木柄,左右两侧下角各系一条麻绳。有经验的青壮劳力,左手抓住麻绳,右侧的麻绳连于腰间,右手抓住撮柄,腰身下蹲,双腿呈马步状,一把六耧小麦,从右至左,唰地一声,顺势将撮中所收麦子倒入左侧的网包中。如此机械的动作,每半步半步的前移,两人默契配合,一天收割十多亩麦子不成问题。
       网包用麦草编织而成,圆形木框,直径约六七尺,前安一木轮。收割手每前进半步,推包手则同步前移,待割入包中的麦子达到一定的重量,便将网包掀翻,身后留下一个个麦堆。
       上百亩的地块,一组组的收割手,以完全相同的动作挥洒,那种优美壮观的场面,如今只能在老一代“庄稼筋”记忆中回味了。一块地收完,紧跟其后的是大牲畜拉着太平车,劳力们用大木杈,将一堆堆的麦子装车运回打麦场。
       在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史上,撮子以及与之配套的网包,何时产生,何人创造,太难考证。以今人的眼光看它,实在太不值一提,但如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与落后的生产力水准一并视之,它便是智慧的、珍贵的,也是了不起的,因为它是一种创新创造。撮麦的历史结束于何时,上不了教科书,载入不了专家学者的学术论文,但笔者斗胆亮出一个观点,它的终止期限大体应在生产队解体、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上点年纪的人不难回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之后,农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谁家的责任田里还会种一葫芦只打一瓢?小麦单产由原来的一二百斤,到现在的千斤直至一千五六百斤,中间增长了多少倍?矮化抗倒伏的小麦品种,科学管理换来的稳产高产田里,哪里还有撮子的用武之地?
       远的不说,单说生产队时代吧。贫弱的集体经济,懒散的劳动状态,使有限的土地人为地划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地,精工细作优先,农家肥化肥优先,抗旱排涝优先,轮休轮作优先,高产优产稳产势在必然。中等地,能尝到点优质农家肥和有限的化肥就打发了。而下等地呢,想把它打扮得满意点已无能为力了。所种麦子,麦秆像黄猴毛,粒小秕子多,撮子伺候,已成必然待遇。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