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吃人”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3 23:53 阅读(1)

 “吃人”

 
作者:竹杖芒鞋空间
 
 
用这个标题不是为了故意夺人眼球,吾乡人就是这么叫的。以前还文雅点,把赴宴称为“吃席”或“吃摊子”,后来删繁就简直奔主题,关于宴请和赴宴的万般美意就只剩下了“请人”和“吃人”了。不同的是,以前的确吃不上什么好的,“吃人”的时候总是欢天喜地的,现在日子好了不分平时与过年啥也不稀罕,赴宴还要附带不菲的礼金,频繁“吃人”除了人情世故,也徒增了些许烦恼。回家的时候,常听他们吐槽,以前一冬天吃几回摊子就了不得了,现在一天赶场“吃人”好几次,“吃人”都吃麻木了。
想想也是,以前别人家过事设筵,桌子底下数腿,请的人和吃的人都是精打细算心中有数的,现在能叫的都叫上,就连不认识的也能坐下吃一顿抹屁股走人。过去“吃席”,一般只是一家之主受邀,送礼,去吃,实在忙不开了,也只能派一个家庭成员作代表代替自己“吃人”,在过去那是相当有面相当实惠的差事。我小时候就曾代人赴宴随礼替吃过,把一块作为被面的布料送到礼房写上我爸的名字挂在人家院子里,然后被安排和一群当家长的成年男人围坐一桌,不苟言笑地吃完一次比家常饭要好得多的筵席。那真是看在吃的份上吃去了,要不然我还真不愿意去那样尴尬的场合,又没人和一个孩子交流,越是正式场合与一个身份不对等的客人坐一起大家就越变得拘谨。去之前,家人嘱咐再三再好吃也别总低头憨吃,吃一口要放一下筷子,别让人说这家人没教养,这孩子不够数。席间,我老老实实贯彻了家人的要求,除了不一小盅一小盅地跟他们嗞嗞地喝酒,从盘子里拿一根纸烟点上,基本上吃的相当克制,也相当理智。
记得去之前我妈为提醒我,还特意讲了从娘家带过来的故事《傻女婿》。说有个傻女婿第一次去丈人家吃寿席,媳妇怕他丟人露馅让人寒碜,就提前叮嘱好,说你们男人们上桌女人家不上桌,吃席时我装作带孩子在院子拿筷子敲碗,敲一声你才能吃一下。傻女婿虽傻执行力却强过常人,果然听见一声清脆的敲碗声吃一口就放下筷子,一桌人都夸傻女婿吃得儒雅而文明,一点儿也不傻。后来,大概孩子要上茅厕,媳妇只好放下筷子碗照看去了,傻女婿也规规矩矩放下筷子不吃了,任别人怎么劝都不动一下筷子。就在大家正在夸傻女婿心里有数的时候,来了几只鸡抢啄碗里掉下的几粒米,这下可坏了,傻女婿被骤然密集起来敲碗声搞得招架不住了,筷子像雨点一样稠密也跟不上节奏,只好把一桌子的菜都搂到了自己跟前。那天,我吃到后来也有点不淡定了。主家太讲究,连当时鲜见的整鸡、鱿鱼片汤都上了,要命的是还有我最爱的甜口,甑糕、风葫芦、拔丝红薯什么的,面对不断推送上来的硬菜,我原来装作矜持的防线渐渐失守,筷子也密集了许多。好在那时还小,大人们也不见怪,倒是生怕被一个孩子抢光了美食,他们也不再端着,争先恐后地拾起了筷子。
 
吾乡人虽吃食粗糙,但特别讲究口感。纵然你再好的东西,不合胃口,也俘获不了他们的胃。馆子里的“川鲁粤苏”再好,一味不合他也视如粪土,勉强吃完还得回去吃自己习惯的湥馍米汤咸韭菜。就拿“吃人”这样的过大事来说,真正好的摊子不只体现在当天的席面上,而是从几天前就开始慢慢预演了,也就是说前面才人给自己人吃的“里子”,后面的大席都是给外人看的“面子”。一般情况下,红白大事从起事前三天起,各种人们喜欢的口味就开始轮番登场。乡人喜欢羊肉泡馍,主家就单杀一只羊犒劳大伙,羊肉肥肥的,辣子油油的,飘菜绿绿的,份量管得饱饱的,想吃多少都行,别再像逢集赶会时抠抠缩缩的来一碗羊肉泡还分个优质和普通,今天都是“优质”的,再外加两个字“管够”。爱吃油糕的,专门请来方圆一带炸油糕的好把式,油锅撑在院门外面炸一天油糕让大家可劲了造,一天不够再炸一天,一群人就围着油锅吃现成的,各取所需,来者不拒,真是共产主义社会提前到来的景象。至于,平时老少咸宜的大烩菜、小吃食,只要大家有要求,一般好面子的主家都会安排。这样,在正席尚未开演之前,过事的人家也赢足了好的口碑,而真正的正席多半是呈现给外人的一张脸面,有里子有面子的筵席有赖于打理好这里里外外人的口腹之欲,才终得圆满。吾乡人记吃,一次吃好了多少年后还会记着人家的好,“那家人可真实在,那次可算吃美了,吃过瘾了,吃舒坦了”。乡下人的名声,有时候就活在别人的嘴里,落在他们胃里,贴在他们心里。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