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乡村记忆之蓑衣和箬帽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09:29 阅读(0)

 乡村记忆之蓑衣和箬帽

 
文/陆炳祥
 
在我们桐乡众多的村文化礼堂里,大都设有农耕文化陈列室,展示了许多过去农村里常用的老物件,譬如铁耙锄头、谷箩畚斗等等。
 
8月下旬的某日上午,虽已过了处暑节气,但在蓝天白云下,“秋老虎”逞威,大地上丝毫没有秋高气爽的感觉。我慕名来到位于京杭大运河北岸的濮院镇新妙智村文化礼堂,参观设置在三楼的运河文化馆,环顾四周,只见馆内存放着许多过去农村里常用的老物件以及一些与运河有关的物品,在其中的一面墙上,挂着一件蓑衣和一顶箬帽,霎时吸引了我的目光,犹如邂逅一位久违的故友,惊喜、亲切的感觉顷刻油然而生,蓑衣和箬帽有关文化碎片和生活经历随之交织在一起,在脑海里翻腾着。
 
-------------
 
蓑衣和箬帽是农耕文明的缩影,记录了人类前行的足迹。人们使用蓑衣和箬帽的历史,可以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更早,《诗经》里有“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之句,说明很早就为人所用。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该诗描绘乡间三四月间的美丽图景,将人带入先民头戴箬帽,身披蓑衣在雨中农耕的意境。而南宋大诗人陆游的题为《秋日出游戏作》的诗句“箬帽蓑衣自道宜,不论晴雨著无时。半醒半醉人争看,是圣是凡谁得知?”至今令人传颂。
 
蓑衣具有挡风、遮雨和保暖的功能,它的制作材料是产于棕榈树上的棕皮,由棕匠师傅用棕皮和棕皮制成的棕线缝制而成。棕匠师傅大都来自本省的天台、新昌一带,他们熟稔的手艺,面对工艺比较复杂的蓑衣制作,显得十分得心应手。
 
箬帽,一种用竹篾和箬叶制成的形如斗笠的帽子,用来遮日避雨,在我地主要用于避雨,因为遮日有专门的草帽。箬帽与蓑衣更像一对孪生兄弟,遇雨时同时穿戴在身上。
 
塑料雨具未普及之前,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蓑衣箬帽,江南多雨,尤以黄梅季节更甚,俗话说,“错过黄梅不种田”,农民为了不误农时,即使倾盆大雨也要在田间劳作,因此蓑衣、箬帽成了挡风遮雨的必需品。这也充分显示出农民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老黄牛”品质。
 
常听老人讲,我们小时候(上世纪60年代)农村里缺医少药,小孩又多,一旦小孩发烧发热,大人们往往拿来一件蓑衣摊放在屋里地上,把小孩放上去,过一二个时辰,小孩会退烧退热,个中缘由,我们不得而知。
 
农民头戴箬帽、身穿蓑衣在风雨中劳作的情景,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此后被塑料制品的雨具逐渐取代。闲置后的蓑衣也被农家派了其它用场,人们在家门口开水井时,往往是在井底下放置蓑衣,据说能起到杀菌过滤井水的作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些农户为了驱赶在即将成熟的稻田里吃谷子的鸟类,插上一个稻草人,披上蓑衣,戴上箬帽,一眼望去,活像个老农站在田块里。
 
反复打量挂在墙上的蓑衣和箬帽,仿佛是沉淀的农耕岁月,不只是物化的“诗和远方”,更是从乡村走到城市的吾辈“剪不断理还乱”的无限乡愁。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