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之拔秧凳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08:54 阅读(1)
乡村记忆之拔秧凳
文/陆炳祥
?
拔秧凳,又称秧凳,顾名思义,是拔水稻秧苗时所坐的凳子。在现代工厂化育秧和大面积推广直播之前,拔秧是插秧(种田)前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种植水稻的地方,几乎家家户户都离不开拔秧凳。
-------------
拔秧凳,主要有两种式样,一种是由上下两块对称的木板和中间三根木柱支撑的板凳,这种凳平时可放家里使用,拔秧时在田间使用,它的缺陷就是在拔秧时经常要搬动,比较费工;另一种结构稍复杂些,上面是一块长方形木板,装四根木柱,下面是一块一端稍翘起的木板,人坐着好似在骑马,两脚在泥中稍微用力一蹬,拔秧凳就可前后滑行。
“东方发烧透红光,姐妹下田拔早秧。唱起秧歌醒瞌睡,声声唱得霞飞扬。秧歌开场我先吭,喜看秧棵逐浪狂。忽忽如同牛吃草,沙沙好似蚕嚼桑。秧根匝匝秧稍黄,手指尖尖手臂长,左右开弓来复去,啪啪击打漏泥浆。叫声姐妹别慌张,莫断根须莫断秧。秧断还能继续发,断根如草徒悲伤。慢挪秧凳往前趟,一片薅完一片光……”这首《拔秧歌》把整个拔秧过程描绘地淋漓尽致。在农村还是集体生产的时候,推行的是“春花——早稻——晚稻”的三熟制种植结构,而早稻、晚稻的秧苗是必须移栽的,拔秧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落到了“半爿天”妇女们的头上。一大清早,这些勤劳的妇女们一手拿着拔秧凳,一手拿着一把用于扎秧的稻草,疾步往秧田里走。拔秧是艰苦活又是技术活,坐在拔秧凳上,两只手不停地左右开弓,把秧苗拔离田土,感觉差不多时,将秧根上的泥土洗净,然后双手一合,把秧苗用稻草捆扎,丢在拔秧凳的后面,看上去轻松,但几个小时下来,往往是腰酸背痛,疲惫不堪,时不时还会遭受“乌蚊子”的叮咬,当然最可怕的还是那吸血的蚂蟥,它神不知鬼不觉地吸附在你的小腿上吸血,等到你发觉,它已吸饱了血,身体也由线条状变成了椭圆形。说到拔秧是技术活,的确如此,拔秧时既不能一大把一大把地拔,也不能一棵一棵地拔。如果一大把一大把地拔,那秧蒲头必定带许多泥,导致移栽时分棵非常困难,如果一棵一棵地拔,那势必速度太慢。
关于拔秧凳,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记载。元丰(1078--1085)年间,苏轼谪居黄州(现湖北黄冈),在武昌的畦田里见农夫坐在秧凳上拔秧,这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他仔细观察发现,农民的拔秧凳“以榆枣为腹”(易滑行),“以楸梧为背”(体轻),首尾翘起,中间凹进,形似小船,农民在秧凳上拔秧,运用自如,“雀跃于泥中”,“日行千畦”。苏轼对秧凳大加赞赏,每到一地即宣传推广。看来这位大文豪对拔秧凳“情有独钟”。
随着现代工厂化育秧技术的发展和直播技术的推广,人工拔秧已非常罕见,过去的拔秧凳也失去了原有的功效,成为一样老物件存在于不少农村的家庭里。
一只普通的拔秧凳,承载着乡土乡情与恒久的传统和艰苦的生活,从农耕文明史的岁月深处一路走来,坚韧、笃定,绵延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