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行之一:上下杭的“三老”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05:05 阅读(5)
福建行之一:上下杭的“三老”
文/费国平
?
到福州去看看是2020年春节时就安排下的行程,可惜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定计划,这个出行一推再推,终于在今年的暑假成行了。
-------------
经过近五个小时的高铁路程,于7月11日下午1点到达了心心念念的福州。一路的兴奋,在看见福州的那一刻,感觉已是饥肠辘辘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顿不吃慌得很。接团的导游立马带着我们到福州上下杭美食区去就餐。
虽然我们一行人肚子饿了,但我们也不是饥不择食,也得精挑细选,因为我们共同的理念是不错过美食。古色古香的王庄阿咪店就这样进入我们的视野,这个王庄来历可不小,是三百五十年前清朝三大藩王之一的耿精忠府邸改造而来。是因为过了中午就餐时间,所以饭店里的食客也就不多了。点菜、入座、上菜也是最快速度完成。本餐以海鲜和福州菜为主。其中白灼血蛤、光饼糟肉、海鲜炒米粉、海鲜佛跳墙等菜肴在第一口就让我们惊艳不已。
吃饱喝足了才有力气逛街。出了店我们顶着烈日去看上下杭的“高光”时刻。边走边看,慢慢靠近这个有历史故事的古街区:上杭路和下杭路,在当地称为“双杭”。指的是从小桥头到大庙路之间的两条平行的横街,这里早年是福州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古时闽江水绕过大庙山,上下杭便是上下航的津口埠头。“杭”其实是从“航”音衍化的,这里有一个地理变迁的历史过程,也意味着闽商传奇就是从这里“起航”开始的。“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苍烟巷陌青榕老,白露园林紫蔗甜。”宋代诗人龙昌期的诗描绘了当年上下杭成埠兴盛时的景象。
-------------
历史是个时间,也是个沉淀。今天,从上下杭的老石桥、老会馆、老小吃这“三老”来领略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印记。
-------------
老石桥
古代的集市都靠水边,那桥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联通纽带。三通古桥就位于下杭路西头,始建于清代嘉庆丙寅年间(1806年),石构拱桥,二墩三孔。桥墩为船形,颇具气势,长度为三十六点七米,宽为三点一米。所谓"三通",是指城内三条小河通过此桥,东通小桥、西通三保、南通新桥仔。河流、水位没改变之前,三条小河同时在桥下涨潮、退潮的奇观,令人拍手叫绝。古桥在夏日下更显得端庄古朴,石阶上的小坑坑折射处道道金光,将桥堍南面的尚书庙(水部尚书陈文龙)照得熠熠生辉。
-------------
沿着星安巷往东走,下杭路上一排排榕树的树荫帮我们挡住了烈日,凉意随风而来,星安桥就在大榕树下静静的守着流水东去。星安桥初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经嘉庆九年(1804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宣统二年(1910年)、民国14年等多次重修。桥长18.3米,宽2.1米,花岗石三门拱桥,已塞二门。桥二侧石板有“乾隆丙午新建”、“嘉庆乙丑年重修”、“垂裕堂张重修憔善社监督”等题刻。
-------------
据传,当年星安桥是入福州城的重要通道之一。古时从仓前山龙潭角搭渡过闽江,在苍霞洲渡头上岸,星安桥是入城通往陆路的唯一通道,上龙岭顶,分路入城,或西去洪塘。那时候,三桥周围聚居了无数的渔民。夜晚,从桥上远眺,万家渔火闪烁,水天相照。明代有诗人写诗赞道:“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部帆樯近半牛。”可见,当年这里的夜晚景致美不胜收。
-------------
老会馆
福建人很会做生意,不光是现在,以前亦是如此。生意人都明白团结的力量,所以以业缘、地缘、人缘为单位组织商会就此产生了。而福建人的商会是以会馆为名的,上下杭的街道里有很多会馆,如古田会馆、永德会馆、建宁会馆、南郡会馆、闽清会馆等等,这些足以说明福建人生意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