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杠 | 信马随笔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18:59 阅读(2)
抬杠 | 信马随笔
“抬杠”(即“争执”的一种俚俗而形象的说法),虽人之小癖,亦可见世界万象人生百态。抬“死杠”者,志不在“杠”的是非曲直,而专意于“抬”的胜负输赢;抬“闲杠”者,闲极无聊,随便觅一“杠”聚众抬之,消愁破闷罢了;抬“官杠”者,扯大旗作虎皮,凭大道理压人,有如一枭入林,百鸟息喙;抬“邪杠”者,以“杠”为饵,引君入瓮,为他日之匿名信、小报告埋下伏笔……惟真正的抬杠者,偏好“逆向思维”,于众口一说中别开自家面目,凡“杠”求真求实,愈辩愈明,然又举重若轻,不刻意追求输赢,抬起来,当仁不让;放下杠子,释然一笑而已。
“抬杠”的历史可谓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我国最著名的“杠头”莫过于齐太史兄弟,滴血的剑刃之下,凛然大书“崔杼弑庄公”,前仆后继,三“抬”之而见春秋大义;另一例是南齐尚书殿中郎范缜,坚执“无神”,舌战群佞,以“落英茵席”之喻,生动而形象地“抬”出了古代“杠头”的傲骨与卓识。
“抬杠”有助于激活思维,活跃气氛,探究真理,明辨是非,于周遭的一潭死水中荡起些许涟漪。但生活中所见往往只是一些糊涂杠。抬者不问青红皂白抬起来就走,结果抬来抬去,越抬越不明白;甚者本来就是不证自明之理亦被三寸不烂之舌搅得鱼目混珠面目全非。
“抬杠”是一门艺术。非有广博知识扎实功底高超辩才不能称雄于杠林之中。不学无术胡搅蛮缠者亦可侥幸取胜,但那多半是对方掂出了对手的份量,不屑一抬拱手相让。大师们“抬杠”出言为经,举足为法,三言两语,亦皆植根于平生所学所思,有深厚的学历与修养为依托。如庄子惠子的濠梁之辩、惠能与神秀的衣钵之争、孟子与荀子的性善性恶、哥白尼与托勒密的日心地心……一辩而明天下是非,一“抬”而成千古风流。
然而“抬杠”在今天似乎又只是闲人的专利、机关的风景。忙人没工夫抬杠,而机关人浮于事,闲暇日多,一张报看完,余时便只有靠抬杠斗嘴打发。机关人抬杠,结局大约有三:一是翻脸。为一杠输赢数日不讲话,实在有碍团结。二是演成打赌,输者掏钱买烟买糖,观者耳福口福俱享,皆大欢喜。因此大家就极力撺掇杠友见杠就上,往往导致抬死杠、抬糊涂杠。三是容易留下后遗症。张输李赢,今日之杠说不定就是他日“窝里斗”的导火索。
为避免以上各种杠弊,一日,本单位三五杠友相约成立“杠协”。意谓酒协、麻协、舞协,皆协之有道有章可循,成立杠协,亦可整顿杠风杠纪,弘扬杠道杠德,并推余起草一份“杠协宣言”布告天下。其时余初入杠门,“抬”兴正浓,遂以“组建杠协三不可”为由抬诸友一杠:
首先,“杠协”属社团性质,成立前须经有关部门审批。注册社团手续极繁,每令经办者疲于奔命,一烦就抬杠,而凭诸君之力,焉能抬过审批机关之“官杠”乎?其次,“抬杠”纯系个人爱好,一经“组织”,便周吴郑王作茧自缚,试想有计划有步骤有检查有总结循规蹈矩诸事如仪之“抬杠”是何滋味?三是一有“杠协”,便须设“主席”、“理事”之类。“杠协”本乃杠才济济众口哓哓之地,平时抬起来尚且脸红脖子粗,而今事关纱帽大小、排名前后,岂不揎拳撸袖,变“抬杠”为“抡杠”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