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蛙鸣沁心扉│回归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17:41 阅读(0)

蛙鸣沁心扉│回归

 好久没听到蛙鸣了,也许是搬迁新居的缘故。

这几年,作兴水田已改成旱地兴种,蛙这个两栖动物自然也要适应一下周边环境,搬往新的居所。偶尔闻听一两声蛙鸣,可那找不到童年时代蛙声如歌的感觉了。
今日散步,难得闻见一声声久违的蛙鸣,心头注满了满心欢愉。
只身前往田畈中央,我蛰伏在蛙鸣深处,蹲下,聆听。先是两三片送过来,如雾,如烟,若隐若现。我把它藏在怀里,放进衣袖,拿捏着,玩赏着。片刻,四周噪起一片声浪,拥裹着我。我屏住呼吸,尽情地享用这片蛙声带来的歌潮,也享受着这一时段蛙声带来的宁静之境。置身其间,仿若走近音乐的圣殿,不醉也痴,不痴也迷……
蹲立好久,思绪也随之起伏,潮涌。
幼时,住在乡下,夏日的晚上几乎成了蛙声的世界。白天的疲累几乎在一片蛙声中渐渐消隐。
春天,成群结队的小蝌蚪,于小溪里畅游着它们的欢乐,也游着我们好奇的目光。此刻,沟渠里,小溪内,水田间,凡是有水的地方,都可见到黑乎乎的小家伙,一阵阵,一堆堆,一窝窝,一片片,摇头摆尾,你追我赶。害得蛙鸣这些小屁孩弄湿了裤管,踩踏了田埂,满腿泥巴,连笑声也沾上了泥味。一群“花脸猫”在夕晖的映照下,屁颠颠地往家赶。若是遇上大人,准又在大人的一句“准又是捞‘蛤麻头’里,个个似是霜打的茄子一般抬不起头来。蛤麻头,在我们乡下,其实就叫小蝌蚪。自然也就少不了一顿劈头盖脸的数落,最厉害的还得品尝一顿“竹板炒肉片”的滋味。最忆是蹲在岸边的伙伴,迫不及待地下河,裤管都来不及卷,追赶着墨染的小溪。有时月上东篱,星镶南窗,溪畔还播放我们的追逐嬉戏声,助喊声惊动那一河水墨长卷。
《小蝌蚪找妈妈》是小学课本上一篇溢满童趣的文字,不止一遍地在我脑海里清晰起来。春天的小河常是我们戏耍的去处,更是我们的乐园。
夏日,是蛙儿赛歌的旺季。它们的嗓子很是了得,仿佛对歌似的,扯得老高。那一浪高过一浪的蛙声覆盖着村庄,将村庄的夜晚点亮,仿若那山一歌唱起,这山便争着应和,有刘三姐对歌的架势,氛围甚至超过对歌的场景。星空下,蛙声浪潮般涌动,夏日乡村的夜晚是多么热闹啊!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的场景乡下随处捡拾。当然,夏天也有令人失望的时候。天热,一时不能入睡,大人坐在稻场上纳凉闲扯,我们也就在如潮的蛙声里,谛听着大人的谈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美妙的夜晚。要是哪一天晚上少了蛙声,心里头会添上些许冰凉,夜晚好像缺少了一种滋味。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蛙声里,心里很想走近,看它们的腮帮在乐声里鼓得有多高,好奇心的驱使,一次次走近,一次次失望,就连调皮的星星也似乎挤眉弄眼地调侃:今晚高兴了吧,回家枕着蛙声酣然入梦了。岂料,我和伙伴们踩着月辉,一个个沮丧地归来。
读高中时,蛙声于我渐行渐远。
夜晚除了笔尖的沙沙声,就是枯燥乏味的诵读声了。县城里的蛙声更成了一种紧缺的资源,去田间采摘蛙鸣,那也是天方夜谭。有时去郊区,听取一片蛙声,顿时产生一种归家的感觉。且这种感觉一直维持到很长时间,连做梦也梦到蛙声。现在居住在城里,除了汽笛的名声,熙来攘往的人声,根本听不到蛙声了,更甭提蛙声如潮。当下,孩子们一门心思地读书,哪有闲暇欣赏蛙声。乡下的孩子逢月假回趟老家,带还可以品赏一下蛙声的。对于城里大部分孩子而言,蛙声自然成了一种奢望。
而今,好在我们的校园建在田畈中央,南北两面尚有部分稻田。一到入夏时节,蛙声绕着整个校园,此起彼伏。那蛙声恰如平静的碧波上投去一块卵石,一圈圈地荡漾开来,且一浪高过一浪。遥远的蛙声又送至我们的耳畔,似乎伸手便能抓到。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