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书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08:18 阅读(0)
文 书
------
文/追梦
“文书”是一个汉语词汇,多指公文、书信、契约等,或指从事公文处理的岗位。今天,这个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就叫文书。
文书姓王,在家排行老幺,乳名叫幺娃子。文书和我住在同一个院子,也从小玩到大的亲密伙伴,从学会走路那天起,我们两个就形影不离;按照农村的风俗讲,他比我高一辈,年龄比我大十个月,我得叫他幺叔,但是我们两个的感情如同一母所生的双胞胎兄弟。
小时候,我们俩吃的是一个锅里的饭,那家饭先熟就吃那家饭,喝的是一口井里的水,经常在同一个火炕上翻跟头;上学的时候我们俩是同桌,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俩手拉手、肩并肩;我们俩春天悄悄上树摘杏子,夏天偷偷下河打江水,秋季到处检核桃,冬天就坐在一个滑板上滑冰玩;我们俩个过着“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童年生活。
------
有句俗语这样说:爷奶痛的头前子,爸妈痛的断肠儿,因此文书自幼深得父母痛爱。文书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了,每次放学回来总要躺在妈妈怀里先吃一口奶,然后再去吃饭。
文书自幼聪慧好学,课堂上他专心听讲,放学时他第一个交作业,而且作业几乎全对;尽管他平时刁钻古怪、调皮捣蛋,专爱作弄女同学,但是每次考试成绩下来他总在前三名;因为他人机灵、爱钻研,勤动脑、常动手,多动少静、勤奋好学、乐于助人,所以文书一直是老师特别喜欢、男同学们羡慕、女同学们追随的好学生。
那一年,文书如愿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是家里实在拿不出让他上高中的学费,文书只好辍学回家跟随杨木匠学手艺。我则按照父母的意愿继续上学,从此我们俩就分开了,过着聚少离多的生活。但是我们之间的深厚感情永远也分不开,每周都有书信来往,各自的想法愿景、人生规划、身体状况都装在对方心里,我们就这样彼此牵挂着,相互关心着。
杨木匠的手艺远近有名,但是杨木匠不善言辞,一天到晚不说一句话,自从文书拜他为师以后,所有的重活、苦活都是文书全包了。一年下来,文书把木匠专用的小板斧玩的游刃有余,楄档子、锯条子、推刨子、清缝子等粗活干的得心应手,可是设计、下料、划线、打铆等关键的核心技术不会,不是木匠师傅不愿意传授,而是杨木匠实在是用语言表达不出来。后来师傅就让文书自己去接活,主东把自己想做的家俱大小、样式、颜色、用途等等描述给文书,文书再把主东的意思向师傅转述一遍,这样就加深了他的理解和记忆,然后留心师傅是怎样构思、如何设计,家俱做好后在再从主东的脸色上揣摩他的满意程度,从中悟出好多道理。
聪明好学的文书,渐渐悟出了其中的奥秘,竟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设计出来的家俱样式新颖、颜色好看、经久耐用,博得主东的认可和信赖,深得师傅的厚爱。
那个时候,农村的姑娘出嫁时,父母都要请木匠做嫁妆,年轻的文书木匠,有了用武之地,很快就成了远近闻名的木匠。做了东家忙西家,干完了这家去那家,一年四季文书木匠没有一天空闲。
------
不知不觉中文书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可家里的条件太差,实在没办法,文书入鳌做了上门女婿。成家之后的文书更加忙碌,既要干农活种粮食,又要做木工挣钱养家糊口,还要给左邻右舍帮忙。大多数人对上门女婿的要求都比较苛刻,既要你聪明伶俐、勤劳朴实,又要你忠诚老实、憨厚善良,还要你脾气温顺、和睦四邻。这些文书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后来,社会发展了,现代家俱市场开放了,文书的木匠手艺也就随之淘汰了。于是,文书带着老婆孩子到古城去闯世界,建筑工地、林果园子、码头装卸等等场所都有文书忙碌的背影。一晃几年,就到了孩子该上学的年龄,文书便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回到老家安顿孩子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