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与佛法结缘之1 『初识』与『依赖』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04:09 阅读(1)

与佛法结缘之1 『初识』与『依赖』

 文:迟小莉

近年来,帮我的心安全“着陆”的便是佛法了。
 
有朋友一定会问:“你信佛?”对于这个问题,通常我会说:“算是吧”。这样回答不是敷衍,实在是一路慢慢走来,不是一个简单的“信”字能表达——若用“信”来组词,有“不信”,“迷信”,“盲信”,“半信”,“智信”等,得讲透它们的区别。因此,如果非要解释,我还是引用南怀瑾先生所讲的——他认为应把“佛法、佛学、佛教”这三个概念搞清楚:“佛教是宗教,有宗教的形式,有宗教的习惯,有宗教的行为”, “佛学,是一般人研究佛经……。佛学家都很有学问,讲起来头头是道……”,“第三是佛法,……佛法像学科学一样,研究佛修行的方法……学佛法要提问题,要怀疑的,要求证的。如果听了就相信,那是宗教,不是佛法。佛法是科学的,要追问的,追问这个问题的究竟,并且要亲自试验求证。”
我迄今未正式皈依,因此这节也许写不了非常深刻,我想要分享的,只是一个“普通人”一步步与佛法结缘的过程:从“畏而远之”,到“敬而畏之”,到“亲而誉之”。
(一)初识
在2010年前,我对与“佛”有关的内容都无太多了解,总觉得那是一个神秘事物,或说是宗教的一种,不主动接触,生怕会陷入思维被“禁锢”的可能,或被他人判为被“洗脑”的状态。但是又深知自己学识有限,甚至见识浅薄,对未曾深入了解之事物,我都心存敬畏,绝不贸然否定。
初识佛法是因奶奶的过世让我时时会陷入心痛,整日恍惚,某良师建议我背《心经》,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回向给奶奶。可是那时觉得背心经实在是一件极难的事情,于是心里难过时就一遍遍抄写。抄时看不懂意思,只是抄着抄着,心会变的安宁。
后来,因要经常飞往外地去访谈,良师为了我的安全,送我一本《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64开的小册子,让我闲暇时读。【此经又名《圣大解脱经》,是藏传佛教三大解脱经之一。汉文本几经周折才从《大正藏》中获得,虽经藏文本补译,然仍有三千五百余字缺失。直至承办此事的人又经无数周折,找到房山石经洞中的一部“无头经”,恰是该经中所缺的部分,此经方完整面世】。我很恭敬的将这本佛经背在身边,或放在枕边,然而每次读几页便觉得静不下心来,无法继续而停。断断续续,直到2013年方认真读完第一遍,并抄完第一遍。
2011年5月的普陀山之行,原也只是旅行计划中的一部分。孰料恰有好友照应,得缘参访几位法师,令我的心下清净许多。然而,至今记忆最深刻的却非与法师们的交流,而是在南海观音像前,莫名流泪四十多分钟的景象——是迷茫?是难过?是委屈?......
(二)依赖
2011年底,感觉许多事情不顺,心头郁结无法排解,在良师的建议下,发愿抄七遍《僧伽吒经》。【此经是玄奘法师去印度西学期间所在的那烂陀寺的镇寺之宝。那烂陀寺曾是全世界佛法传播的中心,而《僧伽吒经》乃是无数修行者梦寐以求、求而不得之法,甚为殊胜。】可是发愿容易,行愿难。那时活跃在人群中,即便读书,也都是读来轻松容易的,要坐下来抄佛经,着实不易。抄第一遍的时候,简直是“痛苦的挣扎”,因为经文的字几乎都认识,可是连起来却完全不懂说的什么。而且,电脑用惯了的人,重新拿起笔认真写字,也是一个挑战。
可是,愿既已发,不抄怎么可以?
本着“说话就得算数”的劲头抄下去,开始的时候就是三个字四个字的抄,眼里看着,手里写着,脑海里漫过的却是其它各种念头。如,今天还有什么没做完,明天有什么事情要记得做,谁说的哪句话让我不爽,我做了哪件事情不对……诸如此类。而且是不动笔不会想起,一提笔,它们就混乱的涌来。断断续续抄了月余,第一遍结束后,心似乎静了下来,写起字来也没那么痛苦了。开始抄第二遍的时候,有些意思似乎能看明白了,但还是无法专注,脑海里开始翻腾的不再是近日的事情,而是过往年月里边边角角的事情,譬如哪年对谁说了哪句话可能伤害他了,哪日做了什么事情好后悔……能想起来的没有开心的事情,都是遗憾的或错误的或可能曾令自己或他人不开心的。及至抄完,往事也基本翻腾了一遍。然后再抄其它几遍时,大脑逐渐像小雨、大雨、暴雨冲洗过的天空,变得清净而空阔。经文的意思也开始慢慢的懂了,蕴含的深意也逐渐显现,而且每多抄一遍都会有不同的理解。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